首页 专业知识 饮食保健 传统治疗 现代治疗 中西结合 名医经验 痛风护理 云上文章 医学参考

于怀:用镜头记录的别样人生

(来源:网站编辑 2020-06-29 14:52)

文章正文

  一月上旬,南方各地已绿树成荫,北京还是一片萧条。在这凛冽冬日,这平凡的早晨,我们相约了一位不平凡的先生。
  一大早,我正在检查采访所需的材料与器材,手机就收到了他的信息,“我已到达,你们在哪?”我看看表,比预约时间早到约20分钟,还是从偏远的郊区过来。
  这就是于怀,一位自然风光摄影家。
  一张图片 告诉你一段故事
  见面后,没有太多的寒暄,于怀老师就开始一桢桢的向我们介绍他的作品。小小的电脑就是他的“百宝箱”,他讲的开心,我们也看的如痴如醉,恍若置身于美妙的山水间。在赞叹一张又一张的美丽照片时,我们发现,心中已流失许久的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对田园风光的欣赏,在此刻被一位摄影爱好者打捞。

蒙古雪原

新疆丹霞地貌

新疆神奇大地

  1967年,于怀老师在北京十二中毕业,毕业后即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十三团(现859农场)支边,那里的景致奔放、壮美。“我在北大荒是非常充实的。”于怀说,十年的支边生活,把人生最美的年华播撒在这片土地上。岁月虽带走了蓬勃的青春,却留下了笃厚的情感。他挂念着这片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无双的景致。但很遗憾当时没能拍下一些照片,为这一段峥嵘岁月留个纪念。后来于怀曾先后九次回到北大荒,拍摄景色、探望旧友,终于充分领略到了这“第二故乡”的独特之美,也留下了一幅幅经典之作。
  “你那才叫生活,我们只是活着”
  1980年初,于怀老师返回北京,先后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职工子弟中学教师、校长、北京核工业学校校长等职务。工作异常繁忙再加上经济拮据,追寻自然风光的这个爱好,像是汪洋大海里的一个小小软木塞,任大雨磅礴,狂风雷电,兀自深深浅浅的飘浮,不曾沉没。
  同年年末,他用攒了一年的工资购买了一台理光相机,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也自此打开。买了相机后的这几年他前前后后拍了很多照片,较满意的一次是在新疆喀纳斯的拍摄,“我把那几百张漂亮的风光照片翻来覆去看了好多遍,当时我心中就激起去祖国各地拍摄风光的强烈愿望。我多次请假去云南、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和西藏(除西藏的阿里和珠峰以外)等地拍摄,这些路线我几乎都走过了一遍。”其中张家界这个地方,让他印象格外深刻。

于怀老师历经艰辛拍到了张家界天子山的云雾——梦幻天子山

  2008年,于怀去张家界采风,他想拍到自己期待的云雾飘渺的景观。但是天公不作美,并没有遇到。就在摄影团准备返京的当天,下起了雨。搞摄影的人都清楚,雨后山上可能会出现云雾。于怀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当机立断退掉了回京的车票,一个人留了下来。当时天色已晚,根本不可能再上山拍照,只好等到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于怀早早地从床上爬了起来,到达景区时,工作人员还没开始上班。等景区一开门,他先乘坐摆渡汽车然后转乘索道,前后花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次,大自然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等到达山顶时,由于又经过了一个夜晚,山上的云雾已被风吹散,于怀还是没能拍到自己期待的美景。
  后来,不甘心的于怀又三次到张家界,最后一次,他直接住在山上,为拍云海,他不放过任何拍摄机会,不放弃一切可能。在他等待的第九天,大自然对他的执着与勤奋给予了昂贵的馈赠,在那群山之巅,于怀拍到了梦寐以求的景致,雨后的山峦,在云雾的缭绕中如梦如幻,犹如仙境。

瑰丽的自然风光

  2010年12月,于怀参加去呼伦贝尔的摄影团。此时的呼伦贝尔温度已经低到了零下四十五度左右,无论穿得多厚,寒冷的风仍像锋利的尖刀刺破衣物,钻入骨髓,于怀是里面年纪最大的。他从不在奔波的车里补觉,怕错过抓拍美景的机会;他从不满足于导游推荐的拍摄地点,而是自己另辟蹊径寻觅美景;他甚至可以为了拍摄蘑菇石,五上梵净山(贵州铜仁);他可以在磅礴的大雨中,打着伞蹲守四五个小时,只为捕捉到昙花一现的自然景观。
  诸如此类事件,不胜枚举,这在于怀那里早已成为常态,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他的朋友打趣道“你那才是生活,我们都是活着”。没错!精彩的人生源于对事和物的执着,凑合的那只能叫“活着”。
  镜头后面的“头”比“长枪短炮”更重要
  那些能触动人心的画面,大多来之不易。摄影者为了拍到这一景致不知翻越了几座山,走了多少路,顶着怎样的风霜雨雪,冒着多大的生命危险。于怀说付出都是有收获的,“自费外出拍摄,跋山涉水,苦既是乐;免费供人欣赏,以影会友,分享既是乐。”在他看来,一次次拍摄计划的制定就有一回回的期盼,一次次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就是一回回的享受,一次次整理拍摄成果又有一回回的欣喜,一次次与朋友的分享及网上的交流受到了称赞,又是一回回的满足。
  自2013年9月以来,他坚持每天在微信上发一组摄影作品与朋友分享,图片构图简洁又富有深意。他说,摄影即减法。越是简单的风格越能给观看者带来美的感受。无需太多技巧,只要独具匠心的构思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于怀把这二者总结为头脑内的想法和眼睛里的看法,就是“镜头后面的另一个头”。
  十几年来,于怀走遍了祖国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現在他将目光投向了国外,美国、尼泊尔、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作品曾在首届“中林杯”国家森林公园摄影大赛获得二等奖。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摄影报、《中国林业》杂志等单位使用过他的照片。人民网、深圳新闻网等网站均有他的作品。
  现在,于怀仍然行走在路上。四处奔波,需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做支撑,当问起有何养生方法时,他大笑道:“我的生活就是我的养生方法啊,你看:欣赏旖旎的风光使我心情愉悦;四处行走不仅得尝各地美食,还能让我强健体魄,抵抗疾病;旅行途中结识同行数人,共同切磋技艺。试问:一个人内心无烦恼,吃饭胃口好,和一帮喜欢的朋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有什么理由不健康呢?”一席话听得我们瞠目结舌,这“另类”养生方式也刷新了我们的养生观。其实,那些实用的养生方法往往就在你热爱的生活里。
  结语
  难以想象,一个将近七十多岁的人,背着沉重的行囊,走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他越过高山大川、沙漠浩海,穿行森林沃野、乡间小道...... 夕阳西下,被拉长的身影,茕茕孑立,不断前行。只为胸腔里那一团火热的梦想。


上一篇:冰箱储存小窍门食物码放有讲究 下一篇:诗歌是语言的花朵 远方是希望的摇篮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