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痛风病

摘要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

    痛风为嘌呤代谢紊乱和( 或) 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西医多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但易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等副作用,患者耐受性低。中医临床一般参照痹症内容辨证施治。几年来,笔者用中药内服和外洗( 泡) 方法治疗痛风病,取得较好效果。

1 治疗方法

    内服方( 独活寄生汤合三妙丸加减) : 独活12g、桑寄生12g、秦艽12g、防风9g、当归9g、赤白芍9g、川芎6g、生地9g、川牛膝12g、甘草6g、苍术9g、黄柏9g、茯苓12g、党参9g、威灵仙9g。水煎服,每日1 剂。外洗( 泡) 方: 红花15g、桃仁15g、赤芍12g、川乌15g、草乌15g、生乳没15g、细辛6g。每日1 剂,泡洗痛处。以上10 天为1 个疗程。

2 讨论

    痛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形体肥胖而嗜食肥甘者,肥甘厚味,蕴久内生湿热,湿热郁久不化酿成湿毒,痹阻经络,气血瘀滞致病,乃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本病好发年龄、体质、病人饮食嗜好及急性诱发因素等诸多特点,可以分析本病之病理基础为脾胃虚弱、湿浊瘀阻,急性期则因外寒内湿相搏,闭阻关节经络肌肤而发病。寒湿闭阻关节经络则关节剧烈疼痛,午夜阴寒最盛,故疼痛多于午夜突然发生或加重,湿浊之邪侵入关节肌肤则关节肿胀; 湿性重着下行,故受累关节以下肢为多见。其治疗原则,当以祛风湿、止痹痛、健脾胃、益肝肾为主。内服药以独活寄生汤( 《千金方》方) 合三妙丸( 《医学正传》方) 化裁,方中独活、秦艽、防风、威灵仙胜湿祛风止痛; 党参、茯苓、甘草、苍术健脾燥湿; 桑寄生、生地、牛膝补益肝肾; 当归、赤白芍、川芎养血活血; 黄柏清热利湿,共凑标本兼治之效。外洗( 泡) 药以剂量稍重的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祛风止痛的中药组成,以治标为主,迅速止痛。内外合用,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义,故收效甚佳。此外,患者应注意控制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鱼虾海味等,宜忌酒,避免吹风受寒及过度劳累,方能使疗效持久,疾病痊愈。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07 09: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