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不孕症

摘要 女子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与配偶同居1年而未孕者,称为不孕症。从未妊娠者为原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为“全不产”;曾经有过妊娠继而未避孕1年以上未孕者...
女子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与配偶同居1年而未孕者,称为不孕症。从未妊娠者为原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为“全不产”;曾经有过妊娠继而未避孕1年以上未孕者为继发性不孕,《备急千金要方》称为“断绪”。
不孕之名首载于《周易》,其曰:“妇三岁不孕。”《素问·骨空论》指出“督脉者……此生病……其女子不孕”,阐述其发病机理。《神农本草经》中有紫石英治疗“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及当归治疗“绝子”的记载。《诸病源候论》列“月水不利无子”“月水不通无子”“子脏冷无子”“带下无子”“结积无子”等“夹疾无子”病源。《备急千金要方·求子》称“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羸百病所致,故有绝嗣之殃”,提出“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丸”,明确指出夫妇双方均可导致不孕,治法有创新。《格致余论·受胎论》谓:“男不可为父,得阳气之亏者也;女不可为母,得阴气之塞者也。”《丹溪心法·子嗣》中述及肥盛妇人痰湿闭塞子宫和怯瘦妇人子宫干涩不能妊娠的证治,影响颇大。《广嗣纪要·择配篇》提及“五不女”(螺、纹、鼓、角、脉),认识到女子先天生理缺陷和生殖器官畸形可致不孕。《景岳全书·妇人规》言:“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强调治疗不孕症应辨证论治。《傅青主女科·种子》列有种子十条,注重从肝肾论治不孕症,创制的养精种玉汤、温胞饮、开郁种玉汤等至今为临床常用。
西医学不孕症女方因素多由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阴道、外阴等所致,其他如免疫因素、男方因素、不明原因等也可参照本病辨证治疗。
【病因病机】
本病主要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气血失调。
1.肾虚 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久病大病,或年逾五七,肾气亏虚,精不化血,则冲任虚衰,难以受孕;素体阳虚或寒湿伤肾,肾阳不足,胞宫失煦,则冲任虚寒,不能成孕;肾阴素虚,或久病耗损真阴,天癸乏源,胞宫失养,冲任血海空虚,或阴虚内热,热扰冲任,乃致不孕。如《女科经纶·嗣育门》引朱丹溪语:“妇人久无子者,冲任脉中伏热也……其原必起于真阴不足,真阴不足,则阳胜而内热,内热则荣血枯。”
2.肝气郁结 情志不畅,或盼子心切,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失和,胎孕不受。《景岳全书·妇人规》曰:“产育由于血气,血气由于情怀,情怀不畅则冲任不充,冲任不充则胎孕不受。”
3.痰湿内阻 思虑劳倦,或肝木犯脾,伤及脾阳,健运失司,水湿内停,湿聚成痰,冲任壅滞,而致不孕;或素体肥胖,嗜食肥甘,躯脂满溢,痰湿内盛,胞脉受阻,致令不孕。《傅青主女科·种子》言:“妇人有身体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人以为气虚之故,谁知是湿盛之故乎……而肥胖之湿,实非外邪,乃脾土之内病也。”
4.瘀滞胞宫 经行产后,摄生不慎,邪入胞宫致瘀;或寒凝血瘀,或热灼血瘀,或气虚运血无力致瘀,瘀滞冲任、胞宫,以致不孕。《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结积无子候”引《养生方》说:“月水未绝,以合阴阳,精气入内,令月水不节,内生积聚,令绝子。”
【诊断】
不孕症是一种生育障碍状态,可由多种原因导致。通过夫妇双方全面检查,寻找病因,是诊断不孕症的关键。
1.病史 询问患者年龄、婚史、同居时间、配偶健康状况、性生活情况、月经史及产育史,还需了解既往史及家族史,尤需注意有无结核、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盆腹腔手术史。
2.症状 未避孕,性生活正常,同居1年或曾孕育后未避孕1年而未孕。
3.检查
(1)体格检查 观察身高、体重、第二性征发育、体毛分布及有无溢乳等。
(2)妇科检查 注意内外生殖器,有无发育畸形、炎症及包块等。
(3)辅助检查 ①卵巢功能检查:了解排卵及黄体功能状态,包括基础体温测定、超声监测排卵、子宫颈黏液结晶检查、子宫内膜活检、血清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等。②输卵管通畅试验:常用子宫输卵管碘液造影术、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及核磁共振子宫输卵管影像术。③免疫因素检查:包括生殖相关抗体,如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④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情况,诊断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畸形等。⑤腹腔镜检查:用于盆腔情况的诊断,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有无病变或粘连,直视下可行输卵管亚甲蓝通液,了解输卵管通畅度,且检查与治疗可同时进行。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主要根据月经、带下、全身症状及舌脉等综合分析,审脏腑、冲任、胞宫之病位,辨气血、寒热、虚实之变化。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二)治疗原则
治疗以温养肾气、调理气血为主。调畅情志,择“的候”而合阴阳,以利于受孕。
(三)分型论治
1.肾虚证
(1)肾气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不调或停闭,量多或少,色淡暗质稀;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精神疲倦,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两尺尤甚。
证候分析:肾气不足,冲任虚衰,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冲任不调,血海失司,故月经不调或停闭,量或多或少;肾主骨生髓,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膝软,精神疲倦;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头晕耳鸣;气化失常,则小便清长,经色淡暗质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肾气虚之征。
治法:补益肾气,调补冲任
方药:毓麟珠(《景岳全书》)。毓麟珠:当归 熟地黄 白芍 川芎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菟丝子 杜仲 鹿角霜 川椒
方中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益气;菟丝子、杜仲、鹿角霜温养肝肾;佐以川椒温督脉。全方既温养先天肾气以生精,又培补后天脾胃以生血,精血充足,胎孕乃成。
若经来量多者,加阿胶、炒艾叶固冲止血;若经来量少不畅者,加丹参、鸡血藤活血调经;若心烦少寐者,加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腰酸腿软甚者,加续断、桑寄生补肾强腰。
(2)肾阳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初潮延迟,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甚至停闭,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腰膝酸冷,性欲淡漠,面色晦暗,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候分析:肾阳不足,冲任虚寒,胞宫失煦,故婚久不孕;阳虚内寒,天癸迟至,冲任血海空虚,故初潮延迟,月经后期,甚至闭经;阳虚水泛,湿注任带,故带下量多,清稀如水;肾阳虚外府失煦,则腰膝酸冷,火衰则性欲淡漠;火不暖土,脾阳不足,则大便溏薄;膀胱失约,则小便清长;肾阳虚衰,血失温养,脉络拘急,血行不畅,则面色晦暗,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均为肾阳虚之征。
治法:温肾助阳,调补冲任。
方药:温胞饮(《傅青主女科》)。
温胞饮:巴戟天 补骨脂 菟丝子 肉桂 附子 杜仲 白术 山药 芡实 人参
方中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杜仲温肾助阳;肉桂、附子补益命门;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山药、芡实补肾涩精。全方共奏温肾助阳、暖宫助孕之效。
若小便清长,夜尿多者,加益智仁、桑螵蛸补肾缩小便;性欲淡漠者,加紫石英、肉苁蓉温肾填精;血肉有情之品如紫河车、龟甲、鹿茸等,具补肾阴阳、通补奇经之效,可适时加味。
(3)肾阴虚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甚或闭经,或带下量少,阴中干涩;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亏虚,冲任血海匮乏,胞宫失养,故致不孕;精血不足,则月经量少,甚或闭经;阴虚内热,热迫血行,故月经先期;血少津亏,阴液不充,任带失养,阴窍失濡,故带下量少,阴中干涩;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膝酸软;阴虚血少,清窍失荣,血不养心,故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阴虚火旺,故形体消瘦,五心烦热,经色红质稠。舌淡或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均为肾阴虚之征。
治法:滋肾养血,调补冲任。
方药: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养精种玉汤:当归 白芍 熟地黄 山茱萸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熟地黄补益肾精;山茱萸滋养肝肾。全方具滋肾养血填精之功。
若胁肋隐痛,两目干涩者,加女贞子、旱莲草柔肝养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者,加龟甲、紫河车填精养血;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牡丹皮、知母滋阴清热。
2.肝气郁结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色暗,有血块,经行腹痛,或经前胸胁、乳房胀痛;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冲任失和,故婚久不孕;气机不畅,血海蓄溢失常,故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或多或少;气郁血滞,则经色暗,有血块;足厥阴肝经循少腹布胁肋,肝失条达,经脉不利,故经前胸胁、乳房胀痛;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腹痛;情怀不畅,郁久化火,故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均为肝郁之征。
治法:疏肝解郁,理血调经。方药: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开郁种玉汤:当归 白芍 牡丹皮 香附 白术 茯苓 天花粉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培土;牡丹皮凉血活血;香附理气解郁;天花粉清热生津。全方共成疏肝健脾、养血种子之功。
若痛经较重者,加延胡索、生蒲黄、山楂化瘀止痛;心烦口苦者,加栀子、夏枯草清泄肝热;胸闷纳少者,加陈皮、砂仁健脾和胃;经前乳房胀痛明显者,加橘核、青皮、玫瑰花理气行滞。
3.痰湿内阻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甚或闭经,带下量多,色白质黏;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心悸头晕;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素体脾虚,聚湿成痰,或肥胖之体,躯脂满溢,痰湿内盛,壅滞冲任,故婚久不孕;痰阻冲任、胞宫,气机不畅,故月经后期,甚或闭经;湿浊下注,则带下量多,质黏稠;痰浊内阻,饮停心下,清阳不升,则胸闷呕恶,头晕心悸。舌淡胖,苔白腻,脉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调经。
方药:苍附导痰丸(方见月经后期)。
若带下量多者,加芡实、金樱子固涩止带;胸闷气短者,加瓜蒌、石菖蒲宽胸利气;心悸者,加远志祛痰宁心;月经后期,闭经者,加丹参、泽兰养血活血通经。
4.瘀滞胞宫证
主要证候: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或多或少,色紫黑,有血块,可伴痛经;平素小腹或少腹疼痛,或肛门坠胀不适;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涩。
证候分析:瘀血内停,冲任阻滞,胞脉不通,故致不孕;冲任气血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紫黑;瘀阻冲任,血不归经,则月经量多,有血块;血瘀气滞,“不通则痛”,故经行腹痛,或小腹、少腹疼痛,肛门坠胀不适。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调经。
方药:少腹逐瘀汤(方见痛经)。
若小腹冷痛者,加吴茱萸、乌药温经散寒;经血淋漓不止者,加茜草、三七粉化瘀止血;下腹结块者,加鳖甲、炮山甲散结消癥。
【其他疗法】
1.中成药治疗
(1)滋肾育胎丸 每次5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脾肾两虚证。
(2)右归丸 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肾阳虚证。
(3)坤泰胶囊 每次6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心肾不交证。
(4)逍遥丸 每次9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肝气郁结证。
(5)定坤丹 每次3.5~7g,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气血不足证。
(6)少腹逐瘀丸 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瘀滞胞宫证。
2.针灸治疗 对排卵障碍所致不孕症,应用针灸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体针取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气海、足三里等穴,随证加减;灸法以艾灸为主,取神阙、关元等为主穴。
另外,中药外敷热熨、肛门导入、穴位离子导入及导管介入等疗法,对输卵管性不孕有较好疗效,临证多以内治与外治法联合应用。
【临证要点】
不孕是生殖健康的不良事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纷繁多样,可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高催乳素血症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等妇科疾病导致,亦与多种内、外科疾病密切相关。需详问病史,认真查体,明辨病因,分析病位。临床还要重视男方因素,提倡夫妇同诊。
助孕是中医妇科的优势与特色之一。“求子之道,莫如调经”,种子必先调经。肾藏精,主生殖,调经种子重在补肾;肝藏血,主疏泄,调经种子妙在疏肝;女子以血为本,调经种子贵在理血;兼有痰瘀互结,则祛瘀化痰,功在疏通。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临证思路与治疗方案,突出体现于两点:一是病证结合治疗。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加强治疗的针对性,如排卵障碍性不孕多责之于肾虚,涵盖的病种有异常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血症、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及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证型有肾虚血瘀、肾虚痰湿及肾虚肝郁,以补肾为主,兼以疏肝、化痰、活血;输卵管性不孕可由气滞、湿热、寒凝瘀滞等所致,治以活血化瘀通络,内服外治兼施;免疫性不孕以脾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补益脾肾祛瘀化痰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二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关键在于把握结合治疗的切入点,如中西医联合诱导排卵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且降低副反应;宫腹腔镜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性不孕症;中医药联合辅助生殖技术亦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提高卵细胞质量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高龄不孕、反复种植失败等困扰助孕技术的瓶颈问题亦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不孕症是影响夫妇双方身心健康的医学与社会问题。患者求子心切,常合并心理疾患,辅以心理治疗,建立良好的医患合作关系,可提高受孕率。
【预后与转归】
不孕症的预后与患者年龄、病史、病因及病程关系较为密切。年龄较轻、病因单一、病程短者疗效较好;年龄偏大、病因复杂、病程长者疗效欠佳。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6-08 10:40:50)
上一篇:[中医病证]产后情志异常       下一篇:[中医病证]妇人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