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肺炎喘嗽(中医儿科)

摘要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痰鸣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俗称“马脾风”。西医学的小儿肺炎以上述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促、痰鸣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俗称“马脾风”。西医学的小儿肺炎以上述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论治。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本病若治疗及时得当,一般预后良好,若发生变证者则病情危重。
【病因病机】
肺炎喘嗽的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责之于感受风邪,或由其他疾病传变而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未充,肺脏娇嫩,卫外不固。病位在肺,常累及于脾,重者可内窜心肝。病机关键为肺气郁闭。
1.风寒闭肺 风寒之邪外侵,寒邪束肺,肺气郁闭,失于宣降,肺气上逆,则致呛咳气急;卫阳为寒邪所遏,阳气不得敷布全身,则见恶寒发热而无汗;肺气郁闭,水液输化无权,凝而为痰,则见痰涎色白而清稀。
2.风热闭肺 风热之邪外侵,热邪闭肺,肺气郁阻,失于宣肃,则致发热,咳嗽;热邪闭肺,水液输化无权,凝聚为痰,加之温热之邪,灼津炼液为痰,痰阻气道,壅盛于肺,则见咳嗽剧烈,喉间痰鸣,气急鼻扇。
3.痰热闭肺 邪热闭阻于肺,导致肺失于宣肃,肺津因之熏灼凝聚,痰热胶结,闭阻于肺,则致咳嗽,气急鼻扇,喉间痰鸣;痰堵胸宇,胃失和降,则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肺热壅盛,充斥内外,则见发热,面赤口渴;肺气郁闭不解,气滞则血瘀,致口唇紫绀。
4.毒热闭肺 肺热炽盛,郁滞不解,蕴生毒热,热深毒亦深,闭阻于肺,则出现高热、咳剧、烦躁、喘憋等本脏重证的表现;毒热耗灼阴津,津不上承,清窍不利则见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煤烟。
5.肺阴亏虚 小儿肺脏娇嫩,久热久咳,邪热耗伤肺阴,则见干咳、无痰,舌红乏津。余邪留恋不去,则致低热盗汗,舌苔黄,脉细数。
6.肺脾气虚 体质虚弱儿或伴有其他疾病者,感受外邪后易累及于脾,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若病程中肺气耗伤太过,正虚未复,余邪留恋,则发热起伏不定;肺虚气无所主,则致咳嗽无力;肺气虚弱,营卫失和,卫表失固,则动辄汗出;脾虚运化不健,痰湿内生,则致喉中痰鸣,食欲不振,大便溏;肺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则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肺主气而朝百脉。小儿肺脏娇嫩,或素体虚弱,感邪之后,病情进展,由肺而涉及其他脏腑。如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滞血瘀,血行不畅,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则出现心阳虚衰之变证。小儿感受风温之邪,易化热化火,内陷厥阴,出现邪陷厥阴之变证。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病前常有感冒、咳嗽,或麻疹、水痘等病史。
2.临床表现
(1)起病较急,常见发热、咳嗽、气急、鼻扇、痰鸣等症。
(2)新生儿常以不乳、精神萎靡、口吐白沫等症状为主,而无上述典型表现。
(3)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表现为:①呼吸突然加快,超过60次/分;②心率突然加快,婴儿超过180次/分,幼儿>160次/分;③突然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苍白或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以上三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者;④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⑤肝脏进行性增大;⑥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有前5项者即可诊断为心力衰竭。
(4)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表现为:①烦躁、嗜睡,眼球上窜、凝视;②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③昏睡、昏迷、惊厥;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⑥有脑膜刺激征。
3.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常伴干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4.辅助检查
(1)外周血检查 ①血白细胞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高,甚至可见核左移,胞浆有中毒颗粒;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有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②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CRP浓度上升;非细菌感染时则上升不明显。
(2)病原学检查 ①细菌培养:采取咽拭子、痰液、气管吸出物、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穿刺液、肺穿刺液、肺活组织等进行细菌培养,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②病毒分离:应于起病7日内取鼻咽或气管分泌物标本做病毒分离。③病原特异性抗体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有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急性期特异性IgM测定有早期诊断价值。④聚合酶链反应(PCR)或特异性基因探针检测病原体DNA。
(3)影像学检查 ①胸部X线:肺纹理增多模糊,可见点状、小片状、斑片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②胸部CT:支气管肺炎的病变以累及终末细支气管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至小气道和肺泡,如病变以小气道为中心,可见多发病灶和沿支气管分布的渗出性病变,同时局部的肺不张、肺气肿和马赛克样灌注。间质性肺炎改变可见弥漫性磨玻璃样阴影和小叶间隔增宽,小叶内间质增厚,中央性间质增厚的特点。
(二)鉴别诊断
1.与咳嗽相鉴别
2.与哮喘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本病辨证,首辨轻重,次辨风寒、风热、痰热及毒热。
1.辨轻重 肺炎喘嗽轻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急,如兼见鼻翼扇动、高热稽留不退、喘憋为本脏重证。若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或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为危重证,他脏变证。
2.辨风寒风热 肺炎喘嗽初起,应分清风寒及风热。感受风寒者多表现为恶寒无汗,咳声不扬,痰多清稀,舌不红苔薄白,脉浮紧;感受风热者多表现为发热微汗,咳声响亮,痰黄黏稠,咽红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辨痰热毒热 肺炎喘嗽极期,应区分痰热及毒热。若发热,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喉间痰鸣,泛吐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多以痰热为主;若高热持续,咳嗽剧烈,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舌红而干苔黄燥,脉洪数,多以毒热为主。
(二)治疗原则
肺炎喘嗽的治疗应分标本虚实,实证治标为主,以宣肺开闭,化痰平喘为基本法则。开肺以恢复肺气宣发肃降功能为要务,宣肃如常则咳喘自平。若痰多壅盛者,治以降气涤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降气;气滞血瘀者,配以活血化瘀;肺与大肠相表里,壮热炽盛时可加通下药以通腑泄热。出现变证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或温补心阳,或平肝息风,随证施治。疾病后期,正虚或邪恋,治疗以扶正为主,兼清解余热。
(三)分证论治
1.常证
(1)风寒闭肺
证候:恶寒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袭,由皮毛而入,首先犯肺,肺失肃降,其气上逆,则呛咳气急;卫阳为寒邪所遏,阳气不能敷布周身,故恶寒发热、无汗;肺气闭塞,水液输化无权,凝而为痰,故痰白而稀;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均为风寒犯肺,邪在表分之象。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呛咳气急,痰白而稀。
治法:辛温宣肺,化痰降逆。
主方:华盖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常用药:麻黄、苦杏仁、甘草、桑白皮、紫苏子、茯苓、陈皮。加减:痰多,苔白腻者,加半夏、莱菔子;若寒邪外束,内有郁热,症见发热口渴,面赤心烦,苔白,脉数者,则宜用大青龙汤。
(2)风热闭肺
证候: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咳嗽气急,痰多,痰黏稠或黄,口渴咽红,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指纹浮紫或紫滞。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外侵,肺气郁阻,失于宣肃,则致发热咳嗽;邪闭肺络,水液输化无权,留滞肺络,凝聚为痰,故见痰多,黏稠或黄;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均为风热犯肺,邪在表分之象。
辨证要点: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黄黏稠。
治法:辛凉宣肺,降逆化痰。
主方:银翘散(《温病条辨》)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淡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麻黄、苦杏仁、石膏。
加减:咳剧痰多者,加川贝母、瓜蒌皮、天竺黄;热重者,加黄芩、栀子、板蓝根、鱼腥草;热重便秘者,加桑白皮、大黄;热甚伤阴者,加北沙参、石斛、地黄。
(3)痰热闭肺
证候:发热,烦躁,咳嗽喘促,气急鼻扇,喉间痰鸣,口唇青紫,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证候分析:痰热胶结,闭阻于肺,则致发热咳嗽,气急鼻扇,喉间痰鸣;痰堵胸宇,胃失和降,则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肺热壅盛,则见面赤口渴;肺气郁闭,气滞血瘀,血流不畅,则致口唇紫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发热面赤,咳嗽痰壅,气急鼻扇,舌质红,舌苔黄腻。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主方:五虎汤(《仁斋直指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加减。
常用药: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细茶、生姜、葶苈子、大枣。
加减:痰盛者,加浙贝母、天竺黄、竹沥;热甚者,加黄芩、连翘;热盛便秘,痰壅喘急者,加大黄,或用牛黄夺命散;面唇青紫者,加丹参、赤芍。
(4)毒热闭肺
证候: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扇,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面赤唇红,烦躁口渴,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而干,舌苔黄燥,脉洪数,指纹紫滞。
证候分析:毒热内闭肺气,熏灼肺金,则致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喘憋,烦躁口渴,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毒热耗灼阴津,津不上承,清窍不利则见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煤烟;舌红而干、舌苔黄燥、脉洪数皆为毒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高热不退,咳嗽喘憋,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燥。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
主方:黄连解毒汤(《崔氏方》)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麻黄、石膏、苦杏仁、甘草。
加减:热重者,加虎杖、蒲公英、败酱草;腹胀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玄明粉;口干鼻燥,涕泪俱无者,加地黄、玄参、麦冬;咳嗽重者,加前胡、款冬花;烦躁不宁者,加白芍、钩藤。
(5)阴虚肺热
证候:病程较长,干咳少痰,低热盗汗,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指纹淡红。
证候分析:小儿肺脏娇嫩,久热久咳,耗伤肺阴,则见干咳、无痰,舌红乏津。余邪留恋不去,则致低热盗汗,舌苔黄,脉细数。
辨证要点:干咳少痰,低热盗汗,舌红少津。
治法: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主方: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加减。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白扁豆、天花粉。
加减:余邪留恋,低热起伏者,加地骨皮、鳖甲、青蒿;久咳者,加百部、枇杷叶、诃子;汗多者,加龙骨、牡蛎、五味子。
(6)肺脾气虚
证候:咳嗽无力,喉中痰鸣,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辄汗出,食欲不振,大便溏,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
证候分析:体质虚弱儿或伴有其他疾病者,感受外邪后易累及于脾,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若病程中肺气耗伤太过,正虚未复,余邪留恋,则发热起伏不定;肺虚气无所主,则致咳嗽无力;肺气虚弱,营卫失和,卫表失固,则动辄汗出;脾虚运化不健,痰湿内生,则致喉中痰鸣,食欲不振,大便溏;肺脾气虚,气血生化乏源,则见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病程迁延,咳嗽无力,动辄汗出,面白少华。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主方: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甘草、生姜、大枣。
加减:咳嗽痰多者,去五味子,加半夏、陈皮、苦杏仁;咳嗽重者,加紫菀、款冬花;动则汗出重者,加黄芪、龙骨、牡蛎;汗出不温者,加桂枝、白芍;食欲不振者,加山楂、六神曲、麦芽。
2.变证
(1)心阳虚衰
证候:突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或神萎淡漠,肝脏迅速增大,舌质略紫,苔薄白,脉细弱而数,指纹青紫,可达命关。
证候分析:肺为邪闭,气机不利,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心血运行不畅,可致心失所养,心气不足,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则致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肝为藏血之脏,右胁为肝脏之位,肝血瘀阻,故右胁下出现痞块;脉通于心,心阳虚,运血无力,则脉微弱而数。
辨证要点: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肝脏迅速增大。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方:参附龙牡救逆汤(经验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
加减:也可用独参汤或参附汤少量频服以救急;气阴两竭者,加麦冬、西洋参;肝脏增大者,可酌加红花、丹参。
(2)邪陷厥阴
证候: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窜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证候分析:小儿感受风温之邪,易化热化火,内陷厥阴,邪热内陷手厥阴心包经,则致壮热,烦躁,神志不清;邪热内陷足厥阴肝经,则热盛动风,致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窜视。温热化火伤阴,故舌质红绛。辨证要点:壮热烦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舌质红绛。
治法:平肝息风,清心开窍。
主方: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合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加减。
常用药:羚羊角、桑叶、川贝母、地黄、钩藤、菊花、茯神、白芍、甘草、竹茹、牛黄、黄芩、黄连、栀子、郁金、朱砂。
加减:若昏迷痰多者,加石菖蒲、胆南星、竹沥;高热神昏抽搐者,可选加紫雪散、安宫牛黄丸和至宝丹。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
1.通宣理肺颗粒 用于风寒闭肺证。
2.小儿咳喘灵口服液 用于风热闭肺证。
3.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 用于痰热闭肺证。
4.养阴清肺口服液 用于阴虚肺热证。
5.玉屏风口服液 用于肺脾气虚证。
(二)药物外治
主要采用敷贴疗法,用于肺炎后期迁延不愈或痰多、两肺湿啰音经久不消失者。
1.白芥子末、面粉各30g,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贴背部,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出现皮肤发红为止,连敷3日。
2.大黄、芒硝、大蒜各15~30g,调成膏状,纱布包,敷贴背部,如皮肤未出现刺激反应,可连用3~5日。
(三)拔罐疗法
取双侧肩胛下部,拔火罐。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肺炎湿啰音久不消退者。
(四)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对症治疗、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及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治疗等,应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合理选择应用。治疗原则如下:
1.病因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选择药物。细菌感染者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
2.对症治疗
(1)氧疗 凡有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等低氧血症表现者,应立即给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鼻咽分泌物和吸痰,使用祛痰剂;喘憋严重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或丙酸氟替卡松,联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药;保证液体摄入量,有利于痰液排除。
3.糖皮质激素治疗 可减少炎性渗出,解除支气管痉挛。适用于中毒症状明显、严重喘憋或胸膜有渗出者。可用甲泼尼龙每日1~2mg/kg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日5~10mg/kg静脉点滴,疗程3~5天。
4.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主要镇静、给氧,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减轻心脏负荷。①强心:毛花苷丙(西地兰),洋地黄化总量<2岁,0.03~0.04mg/kg;>2岁,0.02~0.03mg/kg,静脉注射,首次给洋地黄化总量的1/2,余量分两次,每隔4~6小时用1/4量。②利尿:常用呋塞米(速尿),每次1mg/kg,稀释成2mg/mL,5~10分钟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8~12小时可重复。③血管活性药物:心力衰竭伴有血压下降时可用多巴胺每分钟5~10μg/kg静脉滴注。
5.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吸氧、改善通气、止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保护和维持脑代谢功能。②脱水疗法:20%甘露醇,每次0.5~1g/kg,根据病情需要每4~8小时1次;甘露醇效果不佳,可用高渗氯化钠,3%高渗生理盐水5~10mL/kg,5~10分钟内给予。③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每次0.1~0.2mg/kg,每6小时重复1次。④利尿剂:呋塞米每次0.5~1mg/kg,静脉注射,每日2~4次。
【预防调护】
1.积极锻炼身体,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
2.加强营养,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重症肺炎的关键。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18~20℃为宜,相对湿度60%。
4.呼吸急促时,应保持气道通畅,随时吸痰。
5.咳嗽剧烈时可抱起小儿轻拍其背部,伴呕吐时应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6.重症肺炎患儿要加强巡视,监测呼吸、心率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6-11 14: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