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症状]足踝痛

摘要 【定义】 足踝痛是指足踝部的软组织由于过度性损伤、不良的生物力学因素等原因而引起的疼痛。其中包括跟腱炎、跟腱滑囊炎、足底筋膜炎、跖骨痛、踝管综合征等等,...
【定义】
足踝痛是指足踝部的软组织由于过度性损伤、不良的生物力学因素等原因而引起的疼痛。其中包括跟腱炎、跟腱滑囊炎、足底筋膜炎、跖骨痛、踝管综合征等等,不包含足踝部骨折后疼痛以及足踝部肿瘤浸润引起的疼痛。
【发生机制】
足踝痛的发生是足、踝部的筋膜、韧带等软组织长期劳损或不良生物力学因素造成的软组织撕裂,局部无菌性炎症,产生致痛物质,而引起疼痛。随时间延长及损伤程度的增加,形成组织变性、纤维化、钙化等慢性病理过程,并形成恶性循环。
【分类】
1.跟腱炎 跟腱炎是指跟腱发生了炎症。一般来说,它是因为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导致的,例如打篮球。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
跟腱及周围的腱膜在行走、跑跳等剧烈运动时遭受劳损,发生部分纤维撕裂、充血、水肿、纤维变性,甚至钙化等,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背伸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
2.跟腱滑囊炎 正常在跟腱止点附近有两个滑囊。一个位于皮肤和跟腱之间为皮下囊,另一个位于跟腱和跟骨后上结节之间为跟腱囊。皮下囊受到刺激后发生炎症,局部红肿热痛。跟腱囊发生炎症后,可出现跟腱前疼痛,局部肿胀后,向跟腱两侧突出。背伸踝关节,可引起疼痛。
跟腱滑囊炎最多见于青年女性,但男性也可发生。由于足跟在整个步伐周期中容易以内翻的位置活动,过度压迫跟骨外后侧与鞋之间的软组织(形成跟部硬茧)。跟骨的这一面变得隆起,易于触及,常被误认为外生骨疣。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的产生在于足底的肌肉受到外力的冲击或者长时间的走路引起局部肌肉劳损导致局部筋膜发炎,表现为局部疼痛,走路最重。
引起足底筋膜炎可能的原因:穿着高跟鞋;体重增加;走路及爬楼梯的次数增加,以及长时间站立。除此之外,先天性足弓异常,比如高弓足或者低弓足患者,较正常足弓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运动引起的慢性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经常长时间走路包括登山健身、徒步旅行、逛商店等活动,连续走上几天,就很容易引起足底的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足底筋膜炎。另外,鞋跟太硬造成对足跟的压迫,也能引起足底筋膜炎。经常穿高跟鞋也会加重足底的损伤。
4.踝管综合征 踝管综合征是指胫后神经或其分支,经过内踝后面的屈肌支持带下方的骨纤维管时受压而引起的症候群,多是由于踝管内压力过大或组织过多,造成踝关节背屈或跖屈时胫后神经及其分支受压所致。本病在临床上不易引起注意,故常易误诊。多见于经常运动的青壮年。
【鉴别诊断】
1.骨髓炎 骨髓炎发生时也可出现足踝痛,但多表现为患肢剧痛、活动受限、周围软组织肿胀,病损中心明显叩痛。此外,化验检查白细胞增高,血培养可呈阳性,病发两周后X片出现骨质破坏征象。
2.足踝部骨折 足踝部的骨折出现足踝痛时,有明确外伤史。疲劳骨折有持续劳损史。X线检查可见骨折线。足踝部的骨折还可有畸形、骨擦音等典型临床表现。
3.足踝部骨关节结核 足踝部骨关节结核患者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症状。化验检查血沉加快。X片及病理可协助诊断。
【诊断思路】
一、确认是否是足踝痛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有踝关节及足部的损伤。足与踝是支撑人体全身重量的受力点,易受到各种损伤。
病史的搜集与仔细的体检是必要的。如是否有外伤、闪挫,疼痛的时间、性质与程度,是否有压痛点与活动受限等等。
二、典型足踝痛的临床表现
1.跟腱炎 跟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腱鞘,而是由腱周组织(脂肪性间隙组织以分隔肌腱和腱鞘)包绕,跟腱炎早期疼痛主要是由于腱周组织的损伤所致。当患者起床或连续步行时,肌腱在腱周组织内活动增大,故疼痛加重,训练时疼痛也会加重,用手指按压跟腱有压痛。
2.跟腱滑囊炎 早期在足跟的后上方只见到一个小的轻度变硬有压痛的红斑,患者常在此处贴上胶布以减轻鞋的压迫。当发炎的滑囊增大时,在跟腱上就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根据患者所穿鞋型,有时肿胀扩展到跟腱的两侧。慢性病例的滑囊形成永久性纤维化。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同时它也是引起脚跟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因而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但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
4.踝管综合征 患者往往主诉患足的阳面烧灼或针刺感,活动后加重,但休息时亦可有疼痛,甚至从睡眠中痛醒,起立或步行则可加剧症状,疼痛偶尔可向小腿内侧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足底感觉减退或消失,其范围在阳内侧神经为内侧三个半趾,阳外侧神经为外侧一个半趾,跟内侧支则为足跟内侧的两点辨别能力明显降低。
【治疗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1.减轻疼痛 急性期可采用冷敷的方法,恢复期可采用理疗的方法。
2.药物治疗 可用一些消炎、镇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中药治疗。像膏药贴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
3.足踝部的护具 适当的足踝部的护具,例如护垫,可在下肢负重时有效降低足踝部所受的拉力,进而减少对足踝部的伤害。
4.局部封闭 足踝痛可以在其痛点处做封闭治疗,去除疼痛。
二、手术治疗
如果非手术治疗三个月后不见明显好转,可采用手术治疗。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06 21:25:33)
上一篇:[西医症状]膝关节痛       下一篇:[西医症状]皮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