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内伤发热

摘要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西医学中的...
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有内伤发热的记载,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素问·刺志论》提出“气虚身热”,《素问·调经论》提出“阴虚生内热”,并指出劳倦过度,阴阳失调可致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东汉·华佗《中藏经·寒热论》认为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以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的虚热症状,开甘温除热法之先河。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病的效方,如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肺热用泻白散等,创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金·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出脾胃气虚可导致发热,并运用甘温除大热之法,创立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对阴虚发热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以保阴,反对滥用辛燥。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提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对阳虚发热的治法及方剂都有记载。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阳郁、骨蒸、内伤(气虚发热)、阳虚、阴虚、血虚、痰证、伤食、瘀血、疮毒共11种,为辨证论治内伤发热提供了思路。程钟龄《医学心悟》将外感之火称为“贼火”,内伤之火称为“子火”,并将治疗“子火”之法概括为达、滋、温、引。王清任《医林改错》及唐容川《血证论》对瘀血发热的特点进行深入阐述。
【病因病机】
内伤发热主要是因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外伤出血等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
(一)病因
1.久病体虚 由于久病或原本体虚,失于调理,以致机体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衡而引起发热。若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引起气虚发热;久病心肝血虚,或脾虚不能生血,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血虚阴伤,无以敛阳,导致血虚发热;素体阴虚,或热病日久,耗伤阴液,或治病过程中误用、过用温燥药物,导致阴精亏虚,阴衰则阳盛,水不制火,引起阴虚发热;寒证日久,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脾肾阳气亏虚,虚阳外浮,导致阳虚发热。2.饮食劳倦 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使脾胃受损,水谷精气不充,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导致气虚发热,或脾虚不能化生阴血,阴虚内热,而引起阴虚发热;脾胃受损,运化失职,可致痰湿内生,郁而化热,进而引起湿郁发热。
2.饮食劳倦 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使脾胃受损,水谷精气不充,以致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导致气虚发热,或脾虚不能化生阴血,阴虚内热,而引起阴虚发热;脾胃受损,运化失职,可致痰湿内生,郁而化热,进而引起湿郁发热。
3.情志失调 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郁而化火,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导致气郁发热。《丹溪心法·火》言:“凡气有余便是火。”情志失调亦是导致瘀血发热的原因之一。气为血之帅,在气机郁滞的基础上,日久不愈,气不畅则血不行,瘀血内生,导致血瘀发热。
4.外伤出血 外伤、出血等原因导致发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伤、出血导致血循不畅,瘀血阻滞经络,气血壅遏不通,因而引起瘀血发热。二是外伤以及血证时出血过多,或长期慢性失血,以致阴血不足,无以敛阳,而引起血虚发热。
(二)病机
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气血阴阳亏虚,或气、血、湿郁遏化热,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包括肺、脾(胃)、心、肝、肾,而以肝、脾、肾为主。
大致可归纳为虚实两类。由气机郁结、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由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衰所致者属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制阳,水不济火而发热,或因中气不足,阴火内生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虚阳外浮而发热。
不同病机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久病往往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后期症见虚实夹杂,疾病由轻转重。如气郁发热日久伤阴,可转化为气郁阴虚之发热;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则发展为阳虚发热;气滞、痰湿、瘀血病久,损及气、血、阴、阳而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或阳虚,而以虚实兼夹之证较为多见。虚证亦可转为实证,如阴虚内热,血津稠厚,运行不畅,或气虚发热,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或阳虚寒凝,均可致瘀血形成,而成虚实夹杂之证。又如气虚阳虚之发热,水失温化,痰湿内停,也可在本虚的基础上形成标实。此类变证,证候复杂,但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导致。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2.多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阻的病史,或有反复发热史。
3.无感受外邪所致的头身疼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症。
临床诊疗时需监测体温,完善血、小便、大便三大常规检查,血生化、心电图、胸片等检查,必要时检查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免疫学、风湿三项、狼疮细胞、骨髓穿刺等。
(二)鉴别诊断
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发热的程度(体温)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初起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表证。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证候虚实 应依据病史、症状、脉象等辨明证候虚实,由气郁、血瘀、痰湿所致的内伤发热属实,由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所致的内伤发热属虚。若邪实伤正或因虚致实,表现虚实夹杂证候者,应分辨其主次。
2.辨气血病位 内伤发热,有病在气分、血分之别。病在气分者,如虚热中的气虚、阳虚发热,实热中的气郁、痰郁发热;病在血分者,如虚热中的血虚发热,实证中的瘀血发热即是。气血分之间亦可相兼出现。气分病变主要关乎脾、肾、肝及胃肠,血分病变涉及心、肝,其虚证与脾相关。
3.辨病情轻重 病程长久,热势亢盛,持续发热,或反复发作,经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证多,均为病情较重的表现,反之则病情较轻。若内脏无实质性病变,仅属一般体虚所致者,病情亦轻。
(二)治则治法
内伤发热的治疗原则为审机辨治。属实者,治宜解郁、活血、除湿、化痰,适当配伍清热之法。属虚者,治宜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虚实夹杂者,当两者兼顾,临证时应综合联系分析,分主次处理。《景岳全书·火证》云:“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若实中有虚者,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
(三)证治分类
1.阴虚发热
临床表现: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生。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
常用药:鳖甲、知母、当归滋阴养血;秦艽、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敛阴。
若盗汗较甚,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阴虚较甚,加玄参、生地黄;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养心安神;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加人参、麦冬、五味子。
2.血虚发热
临床表现: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治法:益气养血。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补血养血;木香理气醒脾;炙甘草补气调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若血虚较甚者,加熟地黄、枸杞子、制首乌;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仍有少许出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炭止血;脾虚失健,纳差腹胀者,去黄芪,加陈皮、神曲、谷麦芽。
3.气虚发热
临床表现: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证机概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常用药: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若自汗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敛汗;时冷时热,汗出恶风者,加桂枝、芍药调和营卫;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藿香健脾除湿。
4.阳虚发热
临床表现: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㿠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证机概要:肾阳亏虚,火不归原。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原。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
常用药:附子、桂枝温补阳气;山茱萸、地黄补养肝肾;山药、茯苓补肾健脾;牡丹皮、泽泻清泻肝肾。
若阳虚甚者,加仙茅、淫羊藿;短气甚者,加人参大补元气;便溏者,加白术、干姜温补脾阳。
5.气郁发热
临床表现: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呆,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情志抑郁,肝失条达,郁而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
常用药:牡丹皮、栀子清肝泄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
若气郁较甚,加郁金、香附、青皮;口干便秘,舌红者,去白术,加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妇女若兼月经不调,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6.痰湿郁热
临床表现:发热,午后热甚,心内烦热,胸闷脘痞,不思饮食,渴不欲饮,呕恶,大便稀薄或黏滞不爽,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前方理气化痰,燥湿清热,后方清热燥湿,理气化痰。
常用药:半夏、厚朴燥湿化痰;枳实、陈皮理气和中;茯苓、通草、竹叶清热利湿;黄连清热除烦。
若呕恶,加竹茹、藿香、白蔻仁和胃泄浊;湿热所致者,症见胸闷脘痞,身热不扬,苔腻,加佩兰芳香化湿,或用三仁汤及甘露消毒丹加减;寒热往来如疟,寒轻热重,口苦呕逆者,加青蒿、黄芩清解少阳。
7.血瘀
发热临床表现: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证机概要: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治法: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
常用药:当归、川芎、赤芍、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牛膝活血祛瘀;柴胡、枳壳、桔梗调畅气机。
若发热较甚者,加秦艽、白薇、牡丹皮清退虚热;肢体肿痛者,加丹参、郁金、延胡索活血散肿定痛。
【临证备要】
1.详审病机,阴阳虚实并调。《医学心悟·火字解》将外邪引起的发热称为“贼火”,认为“贼可驱而不可留”,由久病伤正、情志不舒、饮食失调、劳倦过度等引起的内伤发热称为“子火”,“子可养而不可害”。总体而言,内伤发热主要由气、血、痰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滞、血瘀、湿热,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这是掌握内伤发热辨证及治疗的关键,应重视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此外,临床内伤发热常见以湿热郁蒸,少阳枢机不和,邪在半表半里者多,治疗当以和解清化为基础,随症加减。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2.甘温除热法的应用。该法源于《黄帝内经》,创于东垣,为中医治疗气虚发热的有效方法。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发热多见于女性,体质偏弱,常兼有多汗、怕冷、心悸、失眠等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学认为,气血相关,阴阳互根,血虚者多兼气虚,阳虚为气虚之极,阳虚者必见气虚。故对于相当部分的功能性发热,在甘温除热法的基础上,针对病情加减化裁,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预防调护】
内伤发热患者应注意休息,体温高者应卧床,部分长期低热的患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做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要保持情绪乐观,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之品。若因卫表不固而有自汗、盗汗,应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小结】
内伤发热以内伤为主要病因,由久病体虚、饮食劳倦、情志失调以及外伤出血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阴阳失调,或气血水湿郁遏所致,临证当注意辨其虚实。虚证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实证以气郁、瘀血以及痰湿为主。当根据本病的虚实而治,调理阴阳,补虚泻实,予以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行气、活血、化湿之法。禁用发散解表药物,以防耗气伤津;慎用苦寒泻火之药,以防损伤中阳,化燥伤阴。本病病程较短,证候单一,胃气尚未衰败者,预后较佳;病程迁延,病势缠绵,证候兼杂转化,正虚邪恋,胃气衰败,格阳戴阳者,预后不佳。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23 15:59:59)
上一篇:[中医病证]汗证       下一篇:[中医病证]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