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痹证

摘要 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属本节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素问》设“痹论”专篇,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分类即有明确的认识。《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指出病因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体现痹证可因病邪偏盛进行分类的思想。此外,按感邪病位分为五体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如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可致五脏痹。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有湿痹、血痹、历节病名,认为“历节疼,不可屈伸”“疼痛如掣”“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为主症,病机由肝肾不足,筋骨痿缓,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客于经脉筋骨关节,气血运行不利所致。载有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治诸风方》首载独活寄生汤、犀角汤治疗痹证,且为临床常用。王焘《外台秘要·白虎方五首》述其症为痛如虎咬,昼轻夜重,称为“白虎病”。宋·严用和《济生方》有“白虎历节”病名。元·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首次用“痛风”病名,将其病机概括为:“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朱丹溪《丹溪心法·痛风》记载二妙丸、趁痛散、上中下痛风通用方,倡导按病位选药。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有“鹤膝风”“鼓槌风”病名。张景岳《景岳全书·痹》认为痹证须分阴证、阳证,提出“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且“寒证多而热证少”。李中梓《医宗必读·痹》认为治疗痹证不仅要祛风、除湿、散寒,还提倡治行痹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参以补脾补气之法,倡导“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则,影响广泛。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痹久不愈者,倡用活血通络及虫类药物。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痹证“大抵不越寒热两条,虚实异治”。王清任《医林改错》有“痹症有瘀血”说,创立身痛逐瘀汤,沿用至今。
【病因病机】
外感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机体,痹阻肢体筋脉,或内伤痰湿浊瘀,深入关节筋骨,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痹证。久则耗伤气血,伤及肝肾,甚则影响脏腑。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久处湿地,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下作业,或出入于冷库,或阴雨潮湿季节汗出入水,三气杂合外袭,气血痹阻,发为风寒湿痹。《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如外感风热,与湿相并,或风寒湿痹,郁久化热,而致风湿热三气杂合,痹阻经络、关节,发为风湿热痹。
2.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或辛辣,脾失运化,水湿化热,湿热内生,流注肢体关节,发为痹证。《中藏经·论痹》云:“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
3.劳逸不当 劳倦过度,耗伤正气,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虚入侵,痹阻经络,发为痹证。
4.体质亏虚 禀赋不足,素体虚弱,病后或产后气血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发为痹症。《灵枢·五变》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痹症》谓:“由元精内虚,而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久而成痹。”
(二)病机
痹证的基本病机主要为风、寒、湿、热外邪侵袭肢节、肌肉,经脉痹阻,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发为痹证。外邪侵袭机体,常因禀赋素质不同,寒热病机转化各异。如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蓄热者,外邪易从阳化热或邪郁化热,发为风湿热痹;阳气虚弱,内有寒邪者,外邪每从阴化寒,发为风寒湿痹。
痹证的病理性质,初起以邪实为主,久则虚实夹杂。病理因素以风、寒、湿、热、痰、瘀为主。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热邪偏盛者为热痹。因于风寒湿者,易伤阳气,寒湿痹阻关节,或因正虚而反复感邪,引起气血耗伤;因于风湿热者,热从火化,伤阴耗液,终致肝肾亏虚;又因于病邪久留,气血运行不畅,血滞而为瘀,津停而为痰,形成痰瘀互阻。《临证指南医案》谓:“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
病位初在肌表经络,久则深入筋骨,病及五脏。病初因邪痹肌表、经络之间,多为五体痹,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酸楚、重着为主要表现;久则病邪深入筋骨,以关节疼痛、麻木僵直、骨节变形、活动障碍为主症。或病邪由表入里,经病及脏,肝肾损伤,病情顽固难愈,或发为五脏痹。
痹证迁延日久,常有三类病机演变:一是瘀血、痰浊痹阻经络,深入骨骱,可见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二是病久耗伤阴阳气血津液,可致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三是病邪由经络而内舍脏腑,出现脏腑痹,尤以心痹较为常见。《素问·痹论》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活动障碍等临床表现是痹证诊断的主要依据。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常与先天禀赋、劳累以及气候的寒冷、环境的潮湿、饮食不当有关。
3.不同年龄的发病与疾病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某些痹证的发病与禀赋不足有关。
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清抗核抗体、血尿酸检测以及X线和CT等检查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亦可明确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二)鉴别诊断
痿证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痿证则以邪热伤阴,五脏精血亏损,经脉肌肉失养为患。二者的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痿弱不用,一般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此外,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邪偏盛 大凡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盛;关节肿胀,肌肤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邪盛。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痰;关节疼痛部位固定,僵硬,变形,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有瘀斑者为瘀。
2.辨别虚实 痹证初起,多以邪实为主,有风寒湿与风湿热之不同;病久多属正虚邪实,虚中夹实。其正虚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主次不同。邪实者,痰瘀痹阻,或兼风寒湿热之邪。
(二)治则治法
痹证治疗应以祛邪通络、宣痹止痛为基本原则。根据邪气的性质,分别予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化痰、行瘀、舒筋通络之法。久痹正虚者,应重视扶正,以补益肝肾、益气和血为法。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顾。此外,还当注重多法联用,杂合以治。李中梓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思想,可供临床参考。
(三)证治分类
1.风寒湿痹
临床表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或游走不定,或遇寒加重,得热痛缓,或肢体关节酸楚、重着,肿胀散漫,或肌肤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留滞经络,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代表方:蠲痹汤。
常用药: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除湿通络;桂枝温经散寒;苍术、薏苡仁祛湿健脾;当归、川芎活血通络;乳香活血定痛;甘草缓急止痛。
若风邪偏盛,疼痛游走者,为行痹,合防风汤;寒邪偏盛,疼痛固定,拘急冷痛者,为痛痹,加麻黄、细辛、制附子,或合乌头汤;湿邪偏重,关节肿胀重着者,为着痹,合薏苡仁汤。痛在颈项、上肢者,加姜黄、葛根;痛在下肢者,加牛膝、木瓜。
2.风湿热痹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或疼痛游走不定,活动不利,或见肌肤红斑,发热,汗出,口渴,烦躁,溲赤,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概要: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或宣痹汤加减。前方清热宣痹,用于风湿热痹,热象明显者;后方清热利湿,宣痹通络,适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疼痛明显者。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柏、连翘清热坚阴;桂枝疏风解肌通络;防己、杏仁、薏苡仁、滑石、赤小豆、蚕砂清利湿热,通络宣痹。
若发热、咽痛者,加重楼、薄荷、牛蒡子、桔梗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关节肿痛甚者,加海桐皮、桑枝、忍冬藤、肿节风祛风除湿通络;湿热偏盛,加土茯苓、萆薢、豨莶草,或加四妙丸;皮肤有红斑者,加水牛角、丹皮、赤芍、生地黄、凌霄花以凉血散瘀;邪热化火,热毒炽盛,加犀角散。
3.寒热错杂
临床表现:关节灼热肿痛,遇寒加重,或关节冷痛喜温,手心灼热,恶风怕冷,口干口苦,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或紧或数。
证机概要:寒郁化热,或经络蓄热,客寒外侵,闭阻经脉。
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常用药:桂枝、防风、秦艽、羌活祛风胜湿,温经通络;麻黄、细辛温经散寒;苍术、木防己、蚕砂除湿宣痹;芍药、知母、黄柏、忍冬藤清热化湿通络。
若寒重热轻者,加制川乌、威灵仙、伸筋草;热重于寒者,加生石膏、络石藤、豨莶草、海桐皮;关节疼痛,恶风怕冷明显,加制附子、淫羊藿温阳散寒;手心灼热,舌红少苔者,加生地黄、地骨皮养阴清热。
4.痰瘀痹阻
临床表现:关节肌肉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甚则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滑或涩。
证机概要:痰瘀互结,闭阻经络,留滞肌肤。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双合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当归、川芎、白芍养血活血;茯苓、半夏、陈皮、白芥子、竹沥、姜汁健脾化痰。
若痰浊滞留,皮下有结节者,加制南星、白芥子、僵蚕;瘀血偏重,关节疼痛、肿大、强直、畸形,活动不利,加三七、鸡血藤、地鳖虫、乳香、延胡索,或合身痛逐瘀汤;疼痛久治不已者,加白花蛇、全蝎、蜈蚣搜剔络道。
5.气血虚痹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酸楚,时轻时重,气候变化、劳倦活动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肌肤麻木,短气自汗,唇甲淡白,头晕目花,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机概要:风寒湿邪久留经络,气血亏虚,经脉失养。
治法:益气养血,和营通络。
代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常用药:黄芪、党参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活血;桂枝和营通络;川芎、姜黄、鸡血藤、五加皮、海风藤行气和血通络,“气血流畅,痹痛自已”。
若血虚明显者,重用当归,加生地黄、熟地黄;阴虚者,加玄参、石斛、山茱萸;兼寒象者,加附子温阳散寒;便溏者,加炒白术、苍术、茯苓、炒薏仁健脾化湿;久病迁延,或产后体虚,关节酸痛,加鹿衔草、石楠藤、徐长卿祛风湿,强筋骨。
6.肝肾虚痹
临床表现:关节疼痛经久不愈,时轻时重,腰膝酸软,疲劳时加重,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或伴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伴骨蒸劳热,心烦,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或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治法:培补肝肾,通络止痛。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
常用药:独活、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除痹痛;防风、秦艽祛风化湿止痛;杜仲、牛膝补益肝肾;桂枝、细辛温经通络;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养血活血;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若肾气虚,腰膝酸软,加鹿角霜、续断、狗脊;肾阳虚,加附子、鹿角片、淫羊藿、巴戟天;肝肾阴亏,加熟地黄、龟甲、枸杞子、女贞子,或合河车大造丸;骨节疼痛,乏力较著,加黄芪、鹿衔草、千年健、石楠藤、骨碎补补气强筋通络;低热心烦,或午后潮热,加鳖甲、功劳叶、青蒿、地骨皮养阴退热。
从痹证的病变过程来看,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多见于病之初起。体虚者亦可起病即见虚实夹杂。日久不愈者,可见痰瘀痹阻和气血、肝肾亏虚,本虚标实。也可因病邪随体质从化或郁化,呈现寒热错杂之证。临证应综合分析,按主次处理,诸法复合应用。
【临证备要】
1.注重内外、动静结合。①内外结合。除内服汤药外,还可应用膏剂、丸剂、散剂、酒剂等剂型,配合外治疗法,如煎汤熏洗、药物外敷、针灸、推拿、按摩等多法综合应用,杂合以治,以提高疗效。②动静结合。发作期,症情较重,宜以静卧休息为主;病情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恢复期,宜以动为主,加强关节功能锻炼,使经络气血流通,体质增强,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2.活用舒筋通络法。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重视选用有舒筋通络以止痛作用的药物,有助于提高疗效。①藤类中药,如鸡血藤、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钩藤、青风藤、穿山龙、天仙藤、鸡屎藤、大血藤、威灵仙等。藤类药物盘根错节,缠绕蔓延,形如络脉,具舒展、蔓延之性,多善走经络,有“引经通络止痛”之用。如《本草便读》云:“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味苦平,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②虫类中药,如全蝎、蜈蚣、地龙、水蛭、白花蛇、乌梢蛇、露蜂房等。对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使用虫类药,可搜风通络止痛。叶天士谓:“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但虫类药物性多辛温,作用较猛,有一定毒性,用量不可太大,不宜久服。
3.注重辨病位用药。根据痹证的病位不同,在辨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使用药物,以提高疗效。如痹在上肢可用片姜黄、羌活、桂枝、桑枝、秦艽以通经达络,祛风胜湿;下肢疼痛者可用独活、川牛膝、木瓜以引药下行;痹证累及颈项,出现颈部僵硬不适、疼痛者,可用葛根、伸筋草、桂枝以舒筋通络,祛风止痛;腰部疼痛、僵硬,弯腰活动受限者,可用桑寄生、杜仲、巴戟天、䗪虫以补肾强腰,化瘀止痛;两膝关节肿胀,或有积液者,可用土茯苓、薏苡仁、天仙藤、白芥子、白芷等。
4.谨慎应用有毒药物。治疗顽固性痹痛,选择具有毒性的药物,如附子、川乌、草乌、雷公藤等,容易增效,但在运用时,应注意炮制法。如雷公藤须去皮,川草乌应制用,先煎1小时以上以减毒。要严格掌握用量,药量应根据病情、体质而定,从小剂量开始递增。如制川草乌初用3~5g,无反应者,可渐增至6~12g。为防止中毒,可加甘草同煎,可缓解毒性。同时还要注意药后反应,如有唇舌发麻、恶心、头晕、心悸、脉迟有歇止者等中毒反应,应停药并予解毒处理。
【预防调护】
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避免久处湿地,感受风寒湿邪。对于水下或潮湿环境中作业者,平时应注意生活调摄,多晒阳光,防寒保暖,加强锻炼,养护正气。
痹证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疼痛剧烈,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适当对患处进行药物热熨、冷敷等,亦可配合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关节畸形,活动不利者,应防止跌仆,以免发生骨折。鼓励和帮助患者对病变肢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痹证康复。
【小结】
痹证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或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屈伸不利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病因与禀赋不足、外邪入侵、饮食不节、年老久病、劳逸不当有关。基本病机为外邪乘虚侵袭肢体,经络痹阻,气血运行失畅,“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风、寒、湿、热、痰、瘀为主。病位在经脉,累及肢体、关节、肌肉、筋骨,久则深入筋骨,病及五脏。急性期常以风、寒、湿、热等实证多见,治以祛风散寒除湿为法;间歇期或慢性期则以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或气血亏虚较多,治以化痰除瘀、补益肝肾、益气养血为法。虚实夹杂者又当祛邪扶正并用。本病预后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和治疗是否得当有关。如病情迁延日久,可见关节肿胀变形,肢体功能障碍,甚则损伤内脏。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24 09:42:46)
上一篇:[中医病证]癌病       下一篇:[中医病证]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