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硬肿症

摘要 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
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其中只硬不肿者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由于受寒所致者亦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本病可归属于中医胎寒、五硬等范畴。
该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和寒冬季节,以生后7~10天的新生儿尤其胎怯患儿多见,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原因都可引起发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败血症等疾病,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引起死亡。
【病因病机】
硬肿症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多为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外因多由环境温度过低,保温不足,感受寒邪,或罹患他病所致。亦有少数患儿由于感受温热之邪而发病。本病的病变脏腑在脾肾,阳气虚衰,寒凝血涩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1.感受寒邪 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先天禀赋不足之小儿,或先天中寒,或后天感寒,寒邪直中脏腑,伤脾肾之阳;或者生后感受他病,阳气受损,致虚寒内生。寒凝则气滞,气滞则血凝血瘀,产生肌肤硬肿。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则见水肿。
2.肾阳虚衰 先天禀赋不足,阳气虚弱;或寒邪直中脏腑,脾肾阳气损伤。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肌肤,营于四末,故身冷肢厥。阳虚则内寒,寒凝则气滞血瘀,致肌肤僵硬,肤色紫暗。严重者血络瘀滞,血不循经而外溢,出现皮下瘀斑。脾肾阳虚,水湿无以温化,则见水肿。阳气虚极,正气不支,直至阳气衰亡,可见气息微弱,全身冰冷,脉微欲绝之危证。
少数患儿因感受温热之邪,毒热蕴结,耗气伤津,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受煎熬,运行涩滞,气血不畅,亦可致肌肤硬肿。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 寒冷季节,环境温度过低和保温不足;低出生体重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多见;窒息、产伤等所致的能量摄入不足或供给低下;有严重感染史。
2.临床表现
(1)一般情况 多于生后1周内发病;早期哺乳差,哭声低,反应低下。
(2)低体温 体温<35℃,轻症为30~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低体温时常伴心率减慢;感染或夏季发病者可不出现低体温。
(3)硬肿 硬肿包括皮脂硬化和水肿。皮脂硬化处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易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触之如硬橡皮感,皮肤呈紫红或苍黄色。水肿则指压呈凹陷性,主要出现在皮肤或皮下脂肪硬化部位。硬肿为对称性,累及的多发部位顺序依次为双下肢、臀部、面颊、两上肢、背、腹、胸部等。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心率减慢、微循环障碍,严重时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衰竭等。
3.体征 根据体温、硬肿范围、器官功能改变评分,分轻、中、重度。
注:体温、硬肿范围和器官功能改变每项分别评分,总分为0分者属轻度,1~3分为中度,4分以上为重度。硬肿范围估算: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器官功能低下:包括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器官功能衰竭指休克、心力衰竭、DIC、肺出血、肾衰竭等。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 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
(2)血气分析 缺氧与酸中毒者,可有血pH值降低、PaO2降低、PaCO2增高。
(3)心电图 心肌损害者,可表现为Q-T延长、低电压、T波低平或S-T段下移。
(4)其他 有DIC表现者,需检测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体等。
(二)鉴别诊断
与新生儿水肿、新生儿皮下坏疽相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本病主要从虚、实、寒、瘀辨证。
1.辨虚实 实证以外感寒邪为主,有保温不当病史,体温下降较少,硬肿范围较小;虚证以阳气虚衰为主,常伴胎怯,体温常不升,硬肿范围大。
2.辨寒瘀 寒证全身欠温,僵卧少动,肌肤硬肿,是多数患儿共同的临床表现;血瘀证在本病普遍存在,症见肌肤质硬颜色紫暗。
本病轻证多属寒凝血瘀证,重证多属阳气虚衰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是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治疗中可采取多种途径给药,内服外治并用。复温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病情危重时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分证论治
1.寒凝血瘀
证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反应尚可,哭声较低,肌肤硬肿,难以捏起,硬肿多局限于臀、小腿、臂、面颊等部位,色暗红、青紫,或红肿如冻伤,指纹红滞。
证候分析:本证为轻证,常发生于冬季,系体弱小儿中寒而致。小儿稚阳未充,若中寒,阳气被遏,温煦失职,则全身欠温,四肢发凉;寒凝气滞,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则面色紫暗、皮肤暗红或青紫、红肿。
辨证要点:全身欠温,反应尚可,哭声较低,硬肿部位比较局限。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方: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常用药:当归、红花、川芎、桃仁、丹参、白芍、桂枝、细辛。
加减:硬肿甚者,加郁金、鸡血藤;四肢发凉者,加附子、干姜;气息微弱者,加人参、黄芪;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黄芪、地龙、郁金。
2.阳气虚衰
证候: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哭声低怯,吸吮困难,面色苍白,肌肤板硬而肿,范围波及全身,皮肤暗红,尿少或无,唇舌色淡,指纹淡红不显。
证候分析:本证病情危重,多发生于胎怯患儿。感受寒邪,伤及脾肾阳气,元阳不振,则面色苍白,全身冰凉,僵卧少动;阳气虚衰,血脉瘀滞,硬肿范围大,全身症状重。若阳气无力御邪可致肺气郁闭发生肺炎,或因虚寒而血脉失于统摄导致肺出血之危症。
辨证要点:全身冰冷,僵卧少动,反应极差,气息微弱,硬肿范围波及全身。
治法:益气温阳,通经活血。
主方:参附汤(《济生续方》)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附子、巴戟天、桂枝、丹参、当归。
加减: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赤芍;肌肤肿胀,小便不利者,加茯苓、猪苓;肾阳虚衰者,加鹿茸0.3g(另吞服);口吐白沫,呼吸不匀者,加僵蚕、石菖蒲、胆南星。
其他疗法
(一)药物外治
1.葱白30g,生姜30g,淡豆豉30g。捣碎混匀,酒炒,待温热时敷于局部。1日1次。用于寒凝血瘀证。
2.当归15g,红花15g,川芎15g,赤芍15g,透骨草15g,丁香9g,川乌7.5g,草乌7.5g,乳香7.5g,没药7.5g,肉桂6g。研末,加羊毛脂100g,凡士林900g,拌匀成膏。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敷于患处。1日1次。用于阳气虚衰证。
(二)推拿疗法
万花油推拿法:万花油含红花、独活、三棱等20味药,功效为消肿散瘀,舒筋活络。抚法、摩法、搓法可理气和中,舒筋活血,散寒化瘀,兴奋皮肤末梢神经,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向周身流动,改善皮肤温度。其中,双下肢硬肿明显者,用抚、摩法;整个双下肢似硬橡皮状伴有水肿者,用抚、搓两法。
(三)西医治疗
1.常规治疗 ①复温: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方法多种。轻者可放在26~28℃室温中,置热水袋,使其逐渐复温。重者先置26~28℃室温中,1小时后置于28℃暖箱中,每1小时提高箱温1℃,直至体温达36.5℃,继续保持箱温。轻、中度患儿于6~12小时内、重度患儿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如入院前低体温已久,复温不宜过快。②供给足够能量和液体。
2.对症治疗 ①微循环障碍、休克:应纠酸扩容。②DIC:用肝素,并予新鲜全血或血浆。③急性肾衰竭:严格控制输液量。给予速尿,无效时加用氨茶碱或多巴胺。④肺出血:一经确定,即给予气管内插管,进行正压呼吸治疗。⑤缺氧:及早给氧,维生素E口服。⑥感染:选择有效抗生素静脉滴入。慎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预防调护】
1.加强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同时防止产伤、窒息、保温不当;注意消毒隔离,防止或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
2.做好新生儿的保暖工作,尤其对寒冷季节出生的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应加强保暖,调节产房温度在20℃左右,保持室温在20~26℃。
3.出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应经常检查皮肤及皮下脂肪的软硬情况,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4.尽早开乳,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
5.加强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6.加强喂养,供给足够热量,促进疾病恢复。对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用滴管喂奶,必要时鼻饲。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6-08 15:20:59)
上一篇:[中医病证]胎怯       下一篇:[中医病证]胎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