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薏甘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

摘要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或尿酸生成过多,导致人体血清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引发痛风的病症。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糖...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尿酸排泄障碍或尿酸生成过多,导致人体血清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引发痛风的病症。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等合并症、高油饮食、肥胖均是诱发痛风的危险因素。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因此减少嘌呤合成是临床治疗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有效方法。非布司他为新型的嘌呤合成抑制剂,对于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具有确切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痛风属“痹证”范畴,其病机在于脾肾功能失调,水液运化失常,致使痰湿内生、脉络阻塞,不通则痛,可从肝肾论治。麻杏薏甘汤出自《金匮要略》,具有发汗解表、祛风理湿的功效。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二者联合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临床患者提供参考。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130081;40mg),40mg/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薏甘汤(方剂:生麻黄3g,杏仁10g,薏苡仁30g,炙甘草6g。兼郁热者加大薏苡仁用量或加入石膏;关节不利者加入川芎;气虚者加入人参、当归;病情重者可同时增加方剂药量,加减治疗的药量随患者症状调整),饭后冲服,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
结果与讨论:血尿酸在患者关节处形成结晶盐,损伤关节组织进而引起疼痛,同时结晶盐也会破坏患者关节处的骨细胞,导致骨稳态失衡,引发骨侵蚀,产生关节肿胀、畸形,使得疼痛加剧。本研究结果显示,麻杏薏甘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后,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疼痛缓解、骨侵蚀程度降低,表明联合干预可阻止疾病发展,改善患者病情。非布司他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活性阻止黄嘌呤分解为次黄嘌呤和BUA,从而减少患者关节处结晶形成,减轻对患者关节的损伤,降低骨侵蚀程度。麻杏薏甘汤中的生麻黄性味辛、温,可发汗利尿、宣肺平喘,杏仁可通利肺气、润肠通便,上可助生麻黄宣发肺部肃降之能,下可通水道,祛湿化痰;薏苡仁健脾益胃、利湿化湿,可增强生麻黄祛湿解表之效,炙甘草性温、味甘,可调和生麻黄的药性,以防发汗过度。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麻黄中的生物碱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抗炎成分,炙甘草可增强其抗炎效果,薏苡仁可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因子溢出,三者共同发挥药效,可减少结晶盐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疼痛。由于人体内缺乏尿酸酶,BUA沉积产生的尿酸盐需经肾脏排出。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患者体内BUA水平异常增高,将加重肾脏负担,可能引起肾纤维化,严重时将影响患者肾功能。Scr和BUN分别为人体肌肉和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可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液排出,机体肾功能损伤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Scr、BUN潴留在体内,其血清水平也随之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麻杏薏甘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对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患者的肾功能具有改善作用。非布司他通过抑制尿酸生成前体的合成,阻止尿酸生成,进而防止尿酸盐结晶对肾脏组织造成损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生麻黄中的生物碱可促肾脏血管扩张,加快血管内血流量以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杏仁的有效成分杏仁苷不仅可以抑制肾脏细胞的纤维化,还可以诱导已纤维化的细胞凋亡;薏苡仁和炙甘草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可抑制由结晶盐引发的炎症反应,由此降低肾脏损伤,进而改善肾功能,下调患者血清Scr、BUA、BUN水平。此外,本研究并未发现两组患者胃肠反应、痛风发作、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表明麻杏薏甘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综上所述,麻杏薏甘汤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对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的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肾功能,清除患者关节内的尿酸盐沉积,且安全性良好。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10 15: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