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症状]恶风

摘要 【概念】 恶风是病人一种怕风的感觉,具有遇风则怕冷战栗,避风则缓的特点,是风邪袭表、卫气失和的一种表现。 恶风与恶寒性质相近,但程度不同。恶风者乃遇风则冷;恶寒者...
【概念】
恶风是病人一种怕风的感觉,具有遇风则怕冷战栗,避风则缓的特点,是风邪袭表、卫气失和的一种表现。
恶风与恶寒性质相近,但程度不同。恶风者乃遇风则冷;恶寒者则受寒始冷。但临床所见,二者常相兼出现,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在内伤疾病中,恶风需与畏寒鉴别。畏寒乃阳虚导致肢体怕冷的感觉。
【鉴别】
常见证候
风邪袭表恶风:发热、恶风,头痛,自汗出,或鼻鸣干呕,或皮肤瘙痒、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
风热外袭恶风:发热、恶风,口渴,咽喉痒痛,皮肤瘙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风湿外袭恶风:恶风不欲去衣,骨节疼烦,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卫气亏虚恶风:恶风,自汗出,容易感冒,舌质淡,脉浮无力。
鉴别分析
风邪袭表恶风:外感风邪袭于肌表,卫气抗邪,邪正相争,则见发热、恶风。风性开泄,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出。风邪上扰,故头痛鼻鸣;胃失和降,故干呕;风行皮肤,故瘙痒;风遏水停,则水肿。治宜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方选桂枝汤加减。伴皮肤瘙痒者,宜疏风清热利湿,方用消风散、荆防败毒散。伴水肿者, 宜疏风宜肺利水,方用越婢汤加减。
风热外袭恶风:风热侵袭肌表,卫外机能失常,故发热、恶风。风邪上袭,则咽喉发痒,伴有热邪故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之象。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桑菊饮加减。本证与上证不同点在于其兼有热邪,临床表现伴有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热邪致病见症。上证为风邪或风寒之邪所致,临床表现则无口渴、咽痛等热邪见症,可资鉴别。
风湿外袭恶风:为风湿之邪侵于肌表,卫外功能不固,故恶风;风湿客于肌肉经络关节,经脉不利,故骨节疼痛;风性开泄,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出;汗出之后耗气伤阴,故气短小便不利。本症治宜疏风祛湿,通络止痛。方用《伤寒论》甘草附子汤。本证主要是伴有湿邪,临床表现为骨节疼痛较重,是其与上二证鉴别点。
卫气亏虚恶风:由于汗出伤阳,或肺卫素虚,卫气不固,故恶风,自汗出,易感冒。脉浮无力为气虚卫气不足。病因多样,治疗也就不同。汗出伤阳表未解者,宜温阳固卫解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肺气亏虚卫外不固者,宜补肺固卫,方用玉屏风散加味;脾气不足者,宜合用补中益气方以补脾益肺,卫气自能充足;卫气起源于下焦,肾阳不足,病人亦恶风,宜温补肾阳,方可用金匮肾气丸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15 10:29:41)
上一篇:[中医症状]壮热       下一篇:[中医症状]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