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症状]恶寒

摘要 【概念】 恶寒是指病人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不能解其寒的一种症状。 本症首见于《黄帝内经》。古代医籍又因恶寒的程度不同列有不同的名称,仅有恶寒而无躯体...
【概念】
恶寒是指病人感觉怕冷,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不能解其寒的一种症状。
本症首见于《黄帝内经》。古代医籍又因恶寒的程度不同列有不同的名称,仅有恶寒而无躯体颤振者,《内经》称为“身寒”、“外寒”等,《伤寒论》称之为“啬啬恶寒”。自觉恶寒,且躯体颤振者,《内经》称“振寒”、“寒栗”、“怢栗”等,《诸病源候论》则 称为“寒战”或“战寒”,《太平圣惠方》称为“寒颤”,《素问玄机原病式》称为“战栗”。
恶寒与畏寒,恶风不同,恶寒者不受风吹即有怕冷的感觉,虽居内室内,甚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觉全身发冷;畏寒是指经居于室内或添加衣被、近火取暖,怕冷的感觉可以缓解。恶风者乃遇风吹始觉怕冷。但须注意,恶寒、畏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恶寒。恶风、恶寒和寒战有程度的不同,“轻则恶风,重则寒战”。一般来说,恶风、恶寒、寒战在外感病中,而畏寒则多见于内伤杂病中。
本节仅讨论恶寒之症,“寒战”另有专节论述。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表恶寒:恶寒甚,或有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或鼻塞流涕,气喘,苔薄白,脉浮紧。
凉燥袭肺恶寒:恶寒甚,发热轻,头痛无汗,口、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邪郁少阳恶寒: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苔薄白,脉弦。
邪伏募原恶寒:恶寒不发热,或热少寒多,休作有时,神疲肢倦,胸胁痞满,舌苔白腻,脉弦迟。
少阴寒化恶寒:恶寒肢冷,精神萎靡,但欲寐,常伴身肿、呕吐、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脉微细而沉。
真热假寒恶寒:恶寒,甚则寒战、神昏。恶寒不欲近衣被,胸腹按之灼热,烦渴饮冷,声高气粗,便秘演赤,舌质红绛,苔焦黄而干,脉沉而滑数有力。
疮疡初期恶寒:恶寒,甚则寒战,发热,疮疡局部肿痛发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洪数或滑数。
寒饮内停恶寒:眩晕,恶寒肢冷,胸脱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白滑,脉弦紧或弦滑。
鉴别分析
风寒束表恶寒与凉燥袭肺恶寒:二者均为寒邪外感,卫阳被郁所致。恶寒甚,发热轻,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等寒邪束表症状相似。但前者单为寒邪所伤或风寒相兼为患,其寒邪较凉燥为甚,故恶寒更甚,周身骨节疼痛,或伴气喘;后者为秋深初凉感受凉燥之邪,较前证寒邪为轻,其辨证要点为除寒邪束表症状外,常伴口、鼻、咽干燥,咳嗽痰少,舌干等燥邪伤津症状。前者治宜辛温解表,发散风寒,方用麻黄汤等加减。后者宜轻宜凉燥,宣肺化痰,方用杏苏散加减。
邪郁少阳恶寒与邪伏募原恶寒:二者皆属邪在半表半里,临床表现均为寒热往来。但前者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以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心烦喜呕等,脉弦为少阳气郁而不得疏泄之故。后者为阳虚湿困之体,复感寒邪,伏于募原,客于半表半里,阳气运行受阻,故但寒不热,或寒多热少。 寒湿困脾,运化失职,故神疲肢倦,舌苔白腻;少阳之气不利,故胸胁痞满;脉象弦迟为邪气内伏之象。本证恶寒以休作有时,一日一发,或二日一发为特点,又称之为寒疟,易与它证鉴别。前者宜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加减。后者治宜祛寒截疟,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常山、草果等。
少阴寒化恶寒与真热假寒恶寒:前者为素体心肾阳虚,寒邪乘虚直中少阴所致。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正不胜邪,故见无热恶寒,身倦肢冷、但欲寐、脉微细、身肿、呕利等症。后者为邪热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不能透达于外所致,主要表现为热极似寒的症状。其虽有恶寒肢冷但不欲近衣被,胸腹灼热,烦渴饮冷,声高气粗、舌红苔黄,脉虽沉而数有力,其以真热症为主,本质为阳盛于内而格阴于外。前者治宜温阳散寒,方用四逆汤为代表方。后者治宜清里泻热,方用白虎汤或承气汤类化裁,俾里热一解,外寒即和。
疮疡初期恶寒:由外感热毒之邪,或过食膏粱厚味,或外受损伤等,以致营卫不和,邪热壅聚,经络壅塞不通而发病。恶寒为邪正相争剧烈,邪毒鸱张之象,一般比较短暂,旋即发热,局部红肿灼痛。治宜清热解毒泻火,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之类。
寒饮内停恶寒:病由痰饮停滞体内,或胸胁,或肠胃,或四肢。痰饮为阴邪,寒饮内阻,阳气不能宣通,故见恶寒等症。临床根据痰饮停留部位不同,表现也不一。如饮停胸隔,则以咳唾痰涎、喘息抬肩为主症;饮停胁下,则以胁痛不能转侧为主症;饮停肠胃,则以肠鸣沥沥为主症;饮停四肢,则以身体疼重、肿胀为主症。治疗原则为通阳化饮,方选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大小青龙汤、木防己汤等加减。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15 16:51:03)
上一篇:[中医症状]恶风       下一篇:[中医症状]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