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宇分期辨证治疗痛风

摘要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沉积于骨关节、肾脏和皮下等部位,引发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分为高尿酸血症,无尿酸盐晶体沉积;有尿酸盐晶体沉积,但无痛风的临床症状;间歇性痛风;慢性痛风。严重可导致肾功能不全,部分病人伴发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本病多发中老年男性,目前发病趋向年轻化,女性发病多为绝经期后。

  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中药制剂多为植物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缓解期可应用中药制剂长期调理,避免使用别嘌醇等药物,减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中药制剂内服、外用兼治,方法多样。

  李中宇教授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博览群书,经验丰富,对痛风有独到见地。跟师多日,现将老师治疗痛风疾病临床经验加以总结。

  李老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醇酒,或先天不足,脾肾亏虚,运化失司,导致湿、热、瘀等互结,流注关节,阻滞经络,为痛为肿;急性期,湿热内生,阻滞脉道;缓解期,病邪久滞,或痰瘀互结,或损伤脾肾,常反复发作,终至水肿,甚至关格等。因此,李老多分期辨证治疗。

1 急性期-湿热阻滞

1.1 湿热壅滞 病变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如刀割、如咬噬,夜间尤甚,屈伸不利。多累及足趾关节,以足部第一跖趾关节为最多见,也可侵袭到其他足趾关节、踝、膝、肩、肘及手部关节。可单发,也可多个关节同时发病。

  李老认为本期为湿热壅滞经脉所致。湿热内生,流注关节,阻滞脉道,不通则痛,则见关节肿痛灼热,皮色红,皮温高,屈伸不利,甚者不可上覆布单及纸张,否则痛及心肺。此期病人多见舌红,苔滑腻,或白,或黄,脉弦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1.2 清热利湿 消肿止痛 通经活络 本期多为湿热阻滞,治当清热利湿,消肿止痛,通经活络为主要。因表现近似疮疡,故也可以“痈”论治,加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品,增强疗效。

1.3 四妙散 苍术10~15g,薏苡仁15~20g,黄柏15~20g,牛膝10~15g。湿热重加土茯苓、川萆薢、泽兰等;疼痛较重加桂枝、细辛、全蝎、蜈蚣等通络止痛,或加忍冬藤、络石藤、海风藤等藤类之品,通络止痛;热毒较显加忍冬藤、蒲公英、地丁、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凉血药物,或配四妙勇安汤。

  李老临证亦常使用对药加减。如土茯苓与川萆薢、泽兰与泽泻、黄柏与苍术、忍冬藤与络石藤、蒲公英与地丁、桃仁与红花、桂枝与细辛等。二药合用,或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或相互依赖等,可增强疗效。

  急性期活血之品少用,若加入大剂量活血药物,则会使湿热之邪随药物流动,流注他处,加重病情。老年体弱之人,需注意顾护脾胃之气,防清热利湿或解毒凉血之品,伤及胃气,使正虚邪恋,病情难以缓解。

2 缓解期-辨证分型

2.1 痰瘀互结

2.1.1 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日久湿热阻滞,经脉不畅,血滞成瘀,津凝为痰,痰瘀互结,胶着于关节,则关节漫肿,时肿时消,或关节皮肤紫暗,或呈硬结,或形成痛风石等。舌质多暗红,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细或细涩。需肾脏超声检测,观察有无结石,或行关节X线检查,观察有无骨质损害,通过现代医学检查,使治疗方案更加细致,有的放矢。

  多见急性期缓解后,无关节剧烈疼痛,无皮温明显增高,病情趋于缓和。病理产物瘀、痰,表现明显。

2.1.2 治疗原则 活血通络、化痰散结,除湿止痛。

2.1.3 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 桃仁15g,红花10g,当归、川芎、赤芍各15g,陈皮10g,土茯苓15g,伴发痛风石加玄参、贝母、牡蛎、山甲、僵蚕、半夏、胆星等活血化痰,软坚散结。肾结石加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滑石、郁金等,通络排石;骨质缺损加杜仲、续断、补骨脂、骨碎补等补肾壮骨之品。体型肥胖加荷叶、山楂、决明子等消脂化湿。若再次急性发作,治疗参考急性期。

2.2 脾肾两虚

2.2.1 临床表现 病久迁延,湿浊胶着,病邪内舍于脏,或损伤脾肾,或伤及骨骱,或变生它证。脾肾失司,水湿运化失常,可见关节漫肿不甚,或行动不力,或倦怠乏力,不思饮食,或腰膝酸软,大便干结,或多发硬结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本虚标实之证。脾肾不足为本虚,痰瘀互结为标实。

2.2.2 治疗原则 补益脾肾、扶正祛邪(佐活血化痰,强筋壮骨)。

2.2.3 脾虚湿盛-参苓白术散;脾肾亏虚-独活寄生汤 或金匮肾气丸、右归丸、龟鹿二仙汤等加减,或加入五苓散、四妙散增强疗效。酌情加入秦皮、威灵仙、玉米须、丹参、露蜂房等,通络止痛。病久不愈,迁延日久,容易变生它病。结石发作属“石淋”或“腰痛”,水湿泛溢肌肤,发为“水肿”;水饮凌心,则为“喘证”;水聚成毒,壅塞三焦,发为“关格”等。可按照各病辨证治疗。

3 饮食调节

  节制绝非过度节食,合理饮食,同时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李老常嘱病人健康饮食,合理运动,这是健康生活的重要原则和宗旨。过量食物,高糖、高热量、高脂肪,均增加代谢负担。好比古人所说,膏粱醇酒、肥甘厚腻,日久湿热内蕴,百病滋生。同时,需增加饮水量。2000~3000mL/d较理想,保持尿量>2000mL。病重者,可酌情减少。水摄入可增加尿液排出,有利于尿酸排泄。

4 畅通大便

  大便通畅是脾胃功能正常的体现。只有脾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证湿浊排出。古云:“六腑以通为用”。痛风伴有便秘,李老必注重通用之法,多用增液汤、承气汤、麻子仁丸等加减。阴虚重用麦冬、地黄,滋阴;血虚重用当归补血;气虚重用黄芪,补气;肾虚重用肉苁蓉,补肾;热盛加大黄、芒硝泄热;同时佐麻子仁、桃仁等润肠。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三分之一的血尿酸是通过肠道排出的。尿酸是嘌呤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而嘌呤代谢与肠道细菌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对尿酸的分解、排泄起到一定作用。肠道中的大便通畅,不但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也有利于尿酸等湿浊之物排泄。临床治疗需要关注排便问题,李老临证必要询问病人排便的问题。

5 外 治

  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结合“从痈论治”的观点,自创清碧散(大黄、黄柏等,研粉末,清水调糊状,外敷病变关节,1~2次/d),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通络止痛。内服与外用结合,临床收效迅速。初发者急性期,一般2~3d,即可缓解,病重则需一周左右。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因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湿、热、瘀等病邪凝结,闭阻经脉,流注关节而发病。常胶着难消,反复发作,故需要长期治疗,方能逐步缓解。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07 09: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