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呃逆

摘要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以及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与胸腹手术等引起的膈肌痉挛,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呃逆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单纯性膈肌痉挛,以及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与胸腹手术等引起的膈肌痉挛,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又称“哕逆”。《黄帝内经》首先提出其病位在胃,并与感受寒气及胃失和降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曰:“胃为气逆,为哕。”《灵枢·口问》曰:“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并认识到呃逆也为病危征兆,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病深者,其声哕。”《灵枢·杂病》载有三种简易疗法:“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将呃逆分为三种:一为实证,即“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二为寒证,即“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三为虚热证,即“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此为后世分寒热虚实辨治奠定了基础。
唐·王焘《外台秘要》曰:“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哕逆论证》曰:“大率胃实即噫,胃虚则哕,此由胃中虚,膈上热,故哕。”指出呃逆与膈相关。元·朱丹溪首先使用“呃逆”病名,但尚与咳逆混称。
明·张景岳正式确立了呃逆病名,澄清了有关混乱的称谓。如《景岳全书·呃逆》云:“哕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咳逆也。”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呃逆》谓:“治当降气化痰和胃为主,随其所感而用药。气逆者,疏导之;食停者,消化之;痰滞者,涌吐之;热郁者,清下之;血瘀者,破导之;若汗吐下后,服凉药过多者,当温补;阴火上冲者,当平补;虚而夹热者,当凉补。”对本病治疗提出了系统法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病因病机】
呃逆的发生多由寒邪犯胃、饮食不当、情志不遂、体虚久病等,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而发病。
(一)病因
1.寒邪犯胃 外感寒凉之邪,内客脾胃,寒遏中阳,胃气失和,寒气上逆动膈,导致呃逆之证。
2.饮食不当 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寒气客胃,循经犯膈,膈间不利,胃气不降,肺失宣肃,气逆上冲咽喉而呃;过食辛热厚味,滥用温补之剂,燥热内盛,腑气不行,气逆动膈,上冲为呃。《景岳全书·呃逆》曰:“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冲为呃。”或进食太快太饱,致气不顺行,气逆动膈,发生呃逆。
3.情志不遂 逆气动膈,或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火蕴胃,或肝郁克脾,或忧思伤脾,运化失职,滋生痰浊,或素有痰饮内停,复因恼怒气逆,逆气夹痰浊上逆动膈,发为呃逆。《古今医统大全·咳逆》曰:“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
4.体虚久病 素体不足,年高体弱,或大病久病,正气未复,或吐下太过,虚损误攻,均可损伤中气,或胃阴耗伤,胃失和降,发生呃逆。甚则病深及肾,肾气失于摄纳,浊气上乘,上逆动膈,发生呕逆。大病久病出现呃逆,多提示预后不良。《证治汇补·呃逆》曰:“伤寒及滞下后,老人、虚人、妇人产后多有呃症者,皆病深之候也。若额上出汗,连声不绝者危。”
(二)病机
呃逆的基本病机是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气逆动膈。凡见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循手太阴之脉上动于膈,膈间之气不利,气逆上冲咽喉,致喉间呃呃连声,不能自止者,均可见有呃逆。
病位在膈,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且常与肺、肾、肝、脾有关。胃居膈下,其气以降为顺,胃与膈有经脉相连属;肺处膈上,其主肃降,手太阴肺之经脉还循胃口,上膈,属肺。肺之宣肃影响胃气和降,且膈居肺胃之间,诸多病因影响肺胃时,使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逆气上冲于喉间,致呃逆发作。肺之肃降与胃之和降,还有赖于肾的摄纳,若肾元亏虚,肾失摄纳,逆气上冲,夹胃气上逆动膈,亦可致呃。胃之和降,还需肝之条达,脾之健运,如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或脾失健运,痰饮食浊内停,胃气被遏,气逆动膈,均成呃逆。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胃寒、胃热、气滞、痰阻,胃失和降;虚证常因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等正虚气逆所致,更有虚实夹杂并见者。呃逆的病机转化决定于病邪性质和正气强弱。寒邪为病者,主要是寒邪与阳气抗争,阳气不衰则寒邪易于疏散;反之,胃中寒冷,损伤阳气,久可致脾胃虚寒之证。热邪为病者,如胃中积热或肝郁日久化火,易于损阴耗液而转化为胃阴亏虚。气郁、食滞、痰饮为病者,皆能伤及脾胃,转化为脾胃虚弱证。亦有气郁日久渐致血瘀,而兼夹血瘀而致胃中气机不畅,胃气上逆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不定。
2.常伴有胸膈痞闷、胃脘不适,或情绪不定。
3.多有饮食不当、情志不遂、感受冷凉、胸腹手术等诱发因素,或有体虚久病病史。
上消化道X线、胃镜检查及肝肾功能、彩超、CT、MRI等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
干呕、嗳气 三者同属胃气上逆的表现。呃逆为胃气上逆动膈,气从膈间上逆,气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干呕乃胃气上逆,发出呕吐之声,属于有声无物的呕吐。嗳气乃胃气阻郁,气逆于上,冲咽而出,发出沉缓的嗳气声,常伴酸腐气味,食后多发,故张景岳称之为“饱食之息”。在预后方面,干呕与嗳气只是脾胃疾病的症状,与疾病预后无明显关系。而呃逆若出现于危重病人,常为临终先兆。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呃逆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寒凝、火郁、气滞、痰阻等致胃失和降而产生,其呃声响亮有力,连续发作;虚证每由胃阴耗损或脾胃亏虚等使正虚气逆引起,其呃声时断时续,气怯乏力。
2.辨寒热 寒证因寒邪犯胃,胃失和降,上逆动膈,呃声沉缓有力,遇寒凉更甚;热证属燥热伤胃,阳明腑气不顺,胃气上逆,呃声高响且短,气涌而出。
(二)治则治法
呃逆的治疗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治疗要分清寒、热、虚、实,分别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法。同时可辅以降逆止呃之品,以利膈间之气。对于重危病证中出现的呃逆,可予补益元气,急救胃气,或施益气、救阴、温阳等法,以固其本。
(三)证治分类
1.胃中寒冷
临床表现:呃声沉而有力,胃脘部及膈间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脉迟缓。
证机概要:寒蓄中焦,气机不利,胃气上逆。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代表方:丁香散。
常用药:丁香、柿蒂降逆止呃;高良姜、干姜、荜茇温中散寒;香附、陈皮理气和胃。
若寒气较重者,加吴茱萸、肉桂、乌药;寒凝气滞,脘腹痞满者,加枳壳、厚朴、香附、陈皮;寒凝食滞,脘闷嗳腐者,加炒莱菔子、半夏、槟榔;有表寒之邪者,加紫苏、荆芥、防风、生姜。
2.胃火上逆
临床表现: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冷饮,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或燥,脉滑数。
证机概要:热积胃肠,腑气不畅,胃火上冲。
治法:清胃泻热,降逆止呃。
代表方:竹叶石膏汤。
常用药:竹叶、生石膏清泻胃火;沙参、麦冬养胃生津;半夏和胃降逆;粳米、甘草调养胃气;竹茹、柿蒂降逆止呃。
若呃逆甚,加刀豆子、陈皮,或用橘皮竹茹汤降逆止呃;腑气不通,脘腹痞满者,加生大黄、厚朴、枳实通利大便,此为上病下治之法。胸膈烦热,大便秘结者,用凉膈散。
3.气机郁滞
临床表现: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或有嗳气纳呆,肠鸣矢气,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代表方:五磨饮子。
常用药:木香、乌药解郁顺气;枳壳、沉香、槟榔宽中降气;丁香、代赭石降逆止呃。
若肝郁明显者,加川楝子、郁金;心烦口苦,气郁化火者,加栀子、丹皮;气逆痰阻,心下痞硬,嗳气者,用旋覆代赭汤加陈皮、茯苓;痰蕴化热者,加黄连、竹茹、瓜蒌;肝气动风者,加芍药甘草汤、钩藤等。气滞日久成瘀,瘀血内结,胸胁刺痛,久呃不止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脾胃阳虚
临床表现: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暖喜按,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中阳不足,胃失和降,虚气上逆。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止呃。
代表方:理中丸。
常用药: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干姜温中散寒;吴茱萸、丁香、柿蒂温胃止呃。
若脾虚气滞者,加半夏、陈皮;呃声难续,气短乏力,中气大亏者,加黄芪、党参;肾阳亏虚,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呃声难续者,加肉桂、紫石英、补骨脂、山萸肉,或用四逆加人参汤加减。
5.胃阴不足
临床表现:呃声短促而不连续,口干咽燥,不思饮食,或有烦渴,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液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治法: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代表方: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前方养胃生津,后方益气清热,和胃降逆。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甘寒生津,滋养胃阴;橘皮、竹茹、枇杷叶、柿蒂和胃降气,降逆止呃。
若阴虚火旺,胃火上炎,咽喉不利者,加知母、芦根、石斛;神疲乏力,气阴两虚者,加党参或西洋参、生山药;大便干结者,加玄参、火麻仁、蜂蜜。病情危重,烦热咽干,神疲汗出者,用生脉散加减,益气养阴固脱。
【临证备要】
1.活用降逆止呃法。因胃气上逆动膈是呃逆发病的关键,治疗呃逆当以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为基本治法。首先,无论寒热虚实,皆可酌加降逆止呃之品,如柿蒂、丁香、制半夏、竹茹、旋覆花、刀豆子等。其次,因肃降肺气亦有助于胃气和降,可随证加入枇杷叶、杏仁等。第三,膈肌痉挛可归属肝风范围,轻则可选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痉,甚则加钩藤、全蝎、僵蚕等平肝息风之品,常可提高疗效。
2.重视应用针灸等其他疗法。《黄帝内经》谓“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思路,呃逆尤为适用。除内服汤药外,针灸、穴位注射等也常有疗效,常用穴位如内关、攒竹、翳风、膻中、中脘、气海、足三里等。另外,取嚏、眼眶按压、牵舌、耳穴等疗法也可选用。
3.临证应辨病情轻重。呃逆一证在诊断时首先应分清是生理现象还是疾病状态。若一时性气逆而作呃,无持续或反复发作者,属生理现象,可不药而愈。若呃逆持续或反复发作,难以自制,则需要治疗。久病重病出现呃逆,是为“败呃”,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
【预防调护】
预防呃逆,平时要适寒温,避免外邪侵袭。应注意舒畅情志,避免不良情志刺激。饮食不可吞咽过猛,进食时避免恼怒,忌过食生冷辛辣之品。
既病之后应避免情绪紧张,转移注意力;饮食宜清淡;生活起居有节。久病重病出现呃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小结】
呃逆是由于寒邪犯胃、饮食不当、情志不遂、正气亏虚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动膈,出于喉间,以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的疾病,病位在膈,与胃关系密切,与肺、肾、肝、脾也有关系。临证应明辨虚实寒热。其治疗实证宜祛邪,虚证宜扶正,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气逆宜调气,痰郁宜化痰,阳虚宜温阳,阴虚宜滋阴,并要适当配合运用降气止呃的药物。呃逆一证,病情轻重差别很大,轻者可自发自止,预后良好,而重者常缠绵难愈。特别是久病重症而出现呃逆者,常提示元气衰败,胃气将绝,应予特别重视。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18 14:50:44)
上一篇:[中医病证]反胃       下一篇:[中医病证]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