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泄泻

摘要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西医学急慢性肠炎、消化不...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西医学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以泄泻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本病在《内经》载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指出泄泻发病与寒、湿、风、热等病因有关,病变脏腑涉及脾、胃、大肠、小肠。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宣明五气》曰:“大肠小肠为泄。”《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难经·五十七难》将泻分为五种,其中胃泄、脾泄、大肠泄属泄泻,而小肠泄、大瘕泄属痢疾。
东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另有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理中丸、五苓散等治泄方药沿用至今,创用“通因通用”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提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金·李东垣提出益气升阳、祛风除湿诸法,朱丹溪创痛泻要方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治泄方法。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云:“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提出用分利之法治疗泄泻。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后世治疗泄泻影响很大。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更加完善,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提出久患泄泻可见“阳明胃土已虚,厥阴肝风振动”,故以甘养胃、以酸制肝,创泄木安土之法。王清任《医林改错》对于瘀血致泻的认识,尤其久泻从瘀论治的观点,在临床也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病机】
泄泻的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及脏腑虚弱等,主要病机是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伤及脾胃,均可引起泄泻。因湿邪易困脾土,以湿邪最为多见,《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曰:“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2.饮食所伤 饮食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辛辣肥甘,使脾失健运,脾不升清,小肠清浊不分,大肠传导失司,发生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
3.情志失调 抑郁恼怒,易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横逆克脾,或忧思伤脾,均可致脾失健运,发生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或长期忧思伤脾,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水谷不化,从而发生本病。
4.体虚久病 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失治误治,脾肾阳气受损,水谷失于运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指出五更泻与肾阳虚有关。
(二)病机
泄泻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如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位在脾胃、大小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也有着密切关系。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小肠司泌浊、大肠主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温脾助运化水湿,暖胃助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水谷不化,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化失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杂而下,则发生泄泻。
病理因素主要是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则运化不健,所以《医宗必读·泄泻》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但湿邪为病,更可夹寒、夹热、夹滞,变化多端。泄泻的病理性质,初起以邪实为主,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暴泻多属实证,久泻多属虚证。暴泻多湿盛,多因湿盛伤脾,或食滞生湿,壅滞中焦,脾不能运,脾胃不和,水谷清浊不分所致,病属实证。久泻多脾虚,甚则为脾肾两虚。常为劳倦内伤、大病久病之后,或他脏及脾,脾虚健运无权,水谷不化,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此外,他如肝气乘脾所致泄泻,也多在脾虚的基础上发生,多属虚实夹杂证。
泄泻的病机转化,如因暴泻不止,损气伤津耗阴液,造成痉、厥、闭、脱等危症。久泻脾病及肾,肾阳亏虚,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门火衰之五更泄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大便粪质溏稀为主症,或粪如水样,或完谷不化,或大便次数增多。
2.常伴有腹胀腹痛、肠鸣、纳呆。
3.起病或急或缓。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有关。
大便常规检查、大便培养、结肠镜检查、X线钡剂灌肠造影、腹部B超及CT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等有助于本病诊断。
(二)鉴别诊断
霍乱 泄泻与霍乱均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但泄泻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所致,发病可急可缓,多数预后相对较好;霍乱为湿浊邪毒内伤脾胃,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所致,表现为吐泻交作,甚至泻如米泔水,或伴有剧烈腹痛,可迅速出现皮肤松弛,目眶凹陷,下肢痉挛转筋,精神萎靡,少尿或尿闭,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津竭阳脱危候,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预后险恶。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轻重缓急 泄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败,多为轻证,预后较好;泻而不能食,形体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津液耗伤,阴阳衰竭,可转为厥脱,则为重症。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泄泻次数每日3次以上;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持续时间多在两月以上甚至数年,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2.辨虚实寒热 暴泻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久泻病势较缓,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暖喜按,神疲肢冷,多属虚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大便清稀甚至水样,气味腥秽者,多属寒证。
3.辨证候特征 外感所致泄泻,多兼表证,可有寒湿、湿热、暑湿之分。食滞肠胃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泄泻,以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二)治则治法
泄泻的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应着重化湿,参以淡渗利湿,根据寒湿、湿热与暑湿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清化湿热和清暑祛湿之法,结合健运脾胃。慢性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佐以化湿利湿。若夹有肝郁者,宜配合抑肝扶脾;肾阳虚衰者,宜补火暖土;虚实夹杂者,标本兼顾;寒热错杂者,更当寒热并用。《医宗必读》提出治泻九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三)证治分类
1.暴泻
(1)寒湿内盛
临床表现: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之邪,困脾伤肠。
治法: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代表方:藿香正气散。
常用药: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
若表邪较重,周身困重而骨节酸楚者,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湿邪偏重,胸闷腹胀,肢体倦怠,苔白腻者,用胃苓汤以健脾燥湿,淡渗分利。
(2)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机概要:感受湿热之邪,肠腑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分消止泻。
代表方:葛根芩连汤。
常用药:葛根解表清热,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金银花助其清热之力;茯苓、通草、车前子增强利湿之效,使其湿热分消,则泄泻可止。
若湿重于热,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者,合平胃散;夹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等,是暑湿入侵,表里同病,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
(3)食滞肠胃
临床表现: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证机概要:宿食阻滞肠胃,脾胃运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泻。
代表方:保和丸。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消食滞之郁热。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下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积滞化热者,加黄连、黄芩;呕吐甚者,加生姜、刀豆子、竹茹和胃降逆止呕。
2.久泻
(1)肝气乘脾
临床表现: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发泄泻,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腹痛攻窜,肠鸣矢气,舌淡红,脉弦。
证机概要: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运无权。
治法:抑肝扶脾。
代表方:痛泻要方。
常用药:白芍养阴柔肝以治肝体;防风胜湿,且可散肝以助肝用;白术化湿健脾;陈皮理气和中。
若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者,加枳壳、香附、延胡索、川楝子;夹有湿热,大便夹有黏液,加黄连、黄芩等清肠化湿;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用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
(2)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溏稀,次数增加,或完谷不化,伴食少纳呆,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脾胃虚弱,运化无权。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常用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平补脾胃之气;扁豆、薏苡仁、山药、莲子既可和胃理气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标本兼顾;砂仁芳香醒脾,促进中焦运化,畅通气机。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部冷痛,完谷不化者,用附子理中丸加吴茱萸、肉桂;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脱肛者,用补中益气汤;泄泻日久,脾虚夹湿,肠鸣辘辘,大便溏黏者,舌苔厚腻难化,或食已即泻者,应于健脾止泻药中加入升阳化湿的药物,如防风、羌活、苍术、厚朴,或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
(3)肾阳虚衰
临床表现:黎明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完谷不化,腹部喜暖喜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脾失温养,水谷不化。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代表方:四神丸。
常用药:吴茱萸辛热散寒,降逆敛肝,补骨脂温肾助阳,肉豆蔻温中暖脾,五味子酸收止泻。
若肾阳虚衰明显,加附子、肉桂等温肾之品;脾阳不足为著,加干姜、莲子、芡实等暖脾止泻之味;内寒腹痛,加川椒、茴香等散寒之药;泻次频多,加乌梅、石榴皮、五倍子等酸收之品;滑脱不禁者,合桃花汤或真人养脏汤以固涩止泻。虽为五更泻,但脾肾阳虚不显,反见心烦嘈杂,而有寒热错杂之症者,治当寒温并用,温脾止泻,改用乌梅丸加减。
【临证备要】
1.健脾与运脾灵活应用。湿是导致泄泻的主要病理因素,临床治疗久泻尤应注意两个方面:①健脾化湿:脾虚失健则运化失常,湿邪内生,故当健脾以化湿,方如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之类。②运脾化湿:脾为湿困,则气化遏阻,清阳不升,清浊不分,此时应以运脾胜湿为务。运脾者,燥湿之谓,即芳香化湿、燥能胜湿之意,药如苍术、厚朴、藿香、白豆蔻等。临床因脾虚致泻者宜健脾,因湿邪困脾致泻者宜运脾,两者灵活应用最为关键。脾为湿困,中气下陷,则需振兴脾气,加入升阳药,使气机流畅,恢复转枢,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风、葛根之类,少少与之,轻可去实,若用量大则反而疏泄太过而泄泻更甚。
2.久泻的治疗宜忌。一般认为久泻多虚,但在病程中也常见寒热夹错、虚实互见者。治疗要把握标本缓急,常用辛开苦降、调和肝脾、寒热同调、虚实并治等法,方如乌梅丸、诸泻心汤、连理汤、柴芍二君汤、黄连汤等,还可用“通因通用”法。此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轻易采用补、涩之法。因久泻虽缠绵时日,但湿邪未尽,或兼夹他邪,如匆忙补涩,容易引起“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变证接踵而至。二是不可过于分利小便。利小便而实大便之法主要适用于暴泻。久泻多为脾虚失运或脏腑克制所致,虽有水湿,乃暂积而成,非顷刻之病变,故迁延难愈,轻者宜芳香化湿,重者宜苦温燥湿,若过于分利小便则伤正气。
3.重视用风药治疗泄泻。脾气不升是久泻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之一。而风性轻扬升散,不仅可以化湿,而且常有疏肝解郁之用,所以合理运用风药,有利于泄泻临床疗效的提高。李东垣曾谓“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常用药如荆芥、防风、藿香、佩兰、苏叶、白芷、葛根、升麻、柴胡、蝉蜕、羌活、藁本等,方如藿香正气散、荆防败毒散、羌活胜湿汤等。
【预防调护】
避风寒,节饮食,调情志。注意保暖,以防寒湿伤脾;避免过嗜生冷油腻、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以防湿邪内生,或食滞胃肠;调节情志,勿悲恐忧伤,以免肝郁伤脾。
暴泻者,减少进食量,可予米粥以养胃,泻止则给予清淡饮食。虚寒久泻者,可予姜汤暖胃,并适当进食山药、莲子、芡实、砂仁等物。如泄泻严重,甚至一日十次以上者,应及时就医,防止发生厥脱重症。
【小结】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久泻者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可呈间歇性发作。病因包括外邪外袭、饮食所伤、情志失调、体虚久病等。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病位在脾胃、大小肠,与肝、肾也密切相关。泄泻病性有虚实之分。暴泻多实证,常因湿盛伤脾,或饮食伤脾所致,治法包括芳香化湿,解表散寒,或清热燥湿,分消止泻,或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久泻多虚证,常因劳倦内伤、情志失调、体虚久病所致,治法包括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或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或抑肝扶脾等。一般暴泻经过治疗预后良好,如失治误治,病情迁延,常可转为久泻,病情迁延。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18 16:28:42)
上一篇:[中医病证]腹痛       下一篇:[中医病证]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