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痢疾

摘要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部分病例具有传染性。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以本病主症...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疾病。多发于夏秋季节,部分病例具有传染性。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以本病主症为主要表现时,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载有“肠澼”“赤沃”,与本病相关,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了简要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重要病因。《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入五脏则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传为赤沃。”《难经》称之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载有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治疗痢疾,沿用至今。
隋唐之后,有关痢疾的认识渐成体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将痢疾分为“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论述了痢疾的病因病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宋·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提出“痢疾”病名,指出:“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金·刘完素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的法则,至今仍为治痢之常法。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强调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并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明清医家对痢疾的认识更加深入。明·皇甫中《明医指掌·痢疾》指出:“善治者,审其冷、热、虚、实、气、血之证,而行汗、吐、下、清、温、补、兜、涩之法可也。”李中梓《医宗必读·痢疾》指出:“至于治法,须求何邪所伤,何脏受病。如因于湿热者,去其湿热;因于积滞者,去其积滞。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新感而实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虚者,可以塞因塞用。”清·李用粹《证治汇补·痢疾》曰:“无积不成痢。”喻嘉言《医门法律·痢疾论》主张治疗痢疾当“引其邪而出之于外”,方可用活人败毒散,即“逆流挽舟”之法。蒋宝素更将痢疾称为内痈,《医略十三篇·痢疾》指出:“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痈之义。”
【病因病机】
外感暑、湿、寒、热、疫毒之邪,内伤饮食,损及脾胃与肠,尤其是湿热之邪客于大肠,与气血搏结,化为脓血,肠道传导失司,发为痢疾。
(一)病因
1.外感时邪疫毒 夏秋季节,暑湿秽浊、疫毒易于滋生。若起居不慎,劳作不休,湿热或暑湿之邪内侵肠道,湿热郁蒸,气血壅滞,化为脓血而成湿热痢。疫毒之邪,充斥全身,内陷营血,而致急重之疫毒痢。素体阳虚之人,感受寒湿,或感受湿邪后,湿从寒化,寒湿伤中,胃肠不和,气血壅滞,发为寒湿痢。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痢疾》云:“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
2.饮食失节 嗜食肥甘厚味者,酿生湿热,在夏秋季节内外湿热交蒸之时,饮食不洁,或暴饮暴食,湿热毒邪与气血搏结,腐败化为脓血,则成湿热痢或疫毒痢。若湿热邪毒留恋,易伤阴血,形成阴虚痢。若其平素恣食生冷瓜果,伤及脾胃,中阳不足,湿从寒化,寒湿内蕴,再贪凉饮冷或饮食不洁,寒湿食积壅塞肠中,邪蕴肠腑,气血壅滞,化为脓血,而成寒湿痢。《景岳全书·痢疾》云:“因热贪凉者,人之常事也,过食生冷,所以致痢。”脾胃素弱之人,屡伤寒湿,或湿热痢过服寒凉之品,克伐中阳,每成虚寒痢。
(二)病机
痢疾的基本病机主要是邪蕴肠腑,气血壅滞,肠道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而成痢。湿热、疫毒、寒湿、食滞等内蕴肠腑,与肠中气血相搏结,大肠传导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气血壅滞,腐败化为脓血,而痢下赤白;气机阻滞,腑气不通,故见腹痛,里急后重。
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之分,病机演变多端。初期多为实证,暴痢多属实证。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壅滞腑气,或疫毒内侵,毒盛于里,熏灼肠道,下痢鲜紫脓血,壮热口渴,或湿热、疫毒之气上攻于胃,胃气逆而不降,噤口不纳者,皆属实证、热证。寒湿阴邪所致者为寒证。下痢日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如疫毒热盛伤津,或湿热内郁不清,日久伤气、伤阴,或素体阴虚邪恋,发为阴虚痢;久痢伤正,胃虚气逆,胃不纳食者,发为噤口痢虚证;脾胃素虚而感寒湿患痢,或湿热痢过服寒凉药物致脾虚中寒,日久累及肾阳,关门不固,下痢滑脱,发为虚寒痢。清·林珮琴《类证治裁·痢证》指出:“症由胃腑湿蒸热壅,致气血凝结,夹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腑,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
痢疾病位在肠,与脾、胃相关,久病可累及于肾。清·何梦瑶《医碥·痢》云:“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以入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痢疾日久,不但损伤脾胃,而且影响及肾,导致肾气虚惫或脾肾阳虚,下痢不止。
关于痢疾的病机转变,下痢日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如痢疾失治误治,迁延日久,或收涩太早,闭门留寇,正虚邪恋,时愈时发,日久即成缠绵难愈的休息痢。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可伴大便次数增多。
2.急性痢疾起病急骤,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3.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或具有传染性。
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大便细菌培养以及X线钡剂造影、纤维结肠镜等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可明确病变部位与损伤程度。
(二)鉴别诊断
泄泻 痢疾与泄泻皆多发于夏秋季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或伴腹痛等。痢疾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腐败为脓,肠道传导失司所致,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为脾虚湿盛,肠道传化失司所致,表现为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样,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出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久暴 暴痢发病急,病程短,多实证,相对易治,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久痢腹痛绵绵,时轻时重,病程长,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治疗相对困难。
2.辨虚实寒热 初病多实,久病多虚,或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候。实证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虚证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突出。热证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则紫黑,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明显,口渴,口臭,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寒证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后重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3.辨伤气伤血 下痢白多赤少,偏于邪伤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偏于邪伤血分。
(二)治则治法
痢疾的治疗应以祛邪导滞、调和气血为基本原则。根据寒热虚实主次不同,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举,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初起之时,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化湿解毒,兼表证者更可行疏风解表之法,以导邪外出。久痢寒证、虚证多见,宜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兼以清肠,收涩固脱。
痢疾不论虚实寒热,肠中多有滞,可配消导之品。刘完素云:“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一般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此外,顾护胃气应贯穿治痢过程始终。
(三)证治分类
1.湿热痢
临床表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或发热恶寒,头痛身楚,口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证机概要:湿热壅滞,肠络受损,气血瘀滞,传导失司。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
常用药:芍药、当归、甘草和营理血,缓急止痛;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木香、槟榔、大黄行气导滞,以除后重;肉桂辛温大热,辛能散结,热可防其苦寒太过。
若痢疾初起,兼有表证者,用人参败毒散,解表举陷,即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之法;表证已减,痢尤未止,加香连丸以调气清热;身热汗出,脉象急促,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用葛根芩连汤解表清里;属热重下痢,加白头翁汤清热解毒;瘀热较重,痢下鲜红者,加地榆、桃仁、丹皮凉血化瘀;夹食滞,见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苔黄腻,脉滑者,加焦山楂、枳壳、炒莱菔子等,或加枳实导滞丸。
2.疫毒痢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大便频频,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甚者神昏惊厥,或痉厥抽搐,或面色苍白,汗冷肢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证机概要:疫邪热毒,壅滞肠中,燔灼气血,蒙蔽清窍。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代表方: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前方清热凉血解毒为主,后方清热止痢,并有调气行血导滞作用。
常用药:白头翁入血分,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黄柏、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痢;金银花、生地黄、赤芍、丹皮清热凉血解毒;木香、槟榔行气导滞。
若热极动风,痉厥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石决明,送服紫雪丹,以清热解毒,凉血息风;见热毒秽浊壅塞肠道,腹中满痛拒按,大便滞涩,臭秽难闻,或表现为高热神昏,四肢厥冷,大便不通者,加大承气汤通腑泄浊;神昏谵语,高热,甚则痉厥,舌质红,苔黄糙,脉细数,属热毒深入营血,用犀角地黄汤、紫雪丹;暴痢致脱者,急服参附汤或独参汤,以回阳救逆。
3.寒湿痢
临床表现: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证机概要:寒湿客肠,气血凝滞,传导失司。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
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藿香芳香化湿;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若痢下白中兼赤者,加芍药、当归调营和血;脾虚纳呆,加白术、神曲健脾开胃;寒湿气滞明显者,加槟榔、木香、炮姜散寒调气。
4.阴虚痢
临床表现: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证机概要:营阴亏虚,湿热内郁,肠络受损。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止痢。
代表方: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前方滋阴降火安神,后方滋阴清热,固肠止痢。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滋阴降火,厚肠止痢;阿胶、当归、白芍、鸡子黄养阴和血;少佐炮姜以制黄连苦寒太过;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和营止痛。
若口干口渴明显,加石斛、沙参、天花粉养阴生津;阴虚火旺,湿热内盛,下痢鲜血黏稠,加黄柏、秦皮、白头翁清热化湿解毒,加丹皮、赤芍、槐花凉血止血。
5.虚寒痢
临床表现: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证机概要:下痢日久,脾肾阳虚,关门不固。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加减。前方温中涩肠,后方兼能补虚固脱。
常用药:赤石脂、肉豆蔻、诃子暖脾温中,涩肠止泻;干姜、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粳米益气健脾和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血;甘草缓急止痛;木香理气醒脾。
若积滞未尽,应少佐消导积滞之品,加枳壳、山楂、神曲等;痢久脾虚气陷,导致少气脱肛,加黄芪、柴胡、升麻、党参,亦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益气补中,升清举陷;脾肾阳虚重,手足不温者,可少佐制附子以温肾暖脾。
6.休息痢
临床表现: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证机概要:病久正伤,正虚邪恋,脾阳不振,邪滞肠腑。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健脾;黄连清除肠中湿热余邪。若急性发作期,里急后重明显者,加槟榔、木香、枳实调气化滞;若便血突出,或纯下血便,加三七粉(冲服)、白及、赤石脂等。
若脾阳虚,寒热错杂,症见腹痛绵绵,下痢稀溏,时夹少量黏冻,兼胃脘灼热,烦渴,或烧心泛酸,四肢不温,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沉缓者,用乌梅丸加减;久病夹瘀,症见腹部刺痛,拒按,固定不移,夜间加重,面色晦暗,或腹部结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用少腹逐瘀汤加减。针对久痢,还可以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疗法,选用清热化湿、解毒凉血、敛疮生肌、活血止血等药,如锡类散、云南白药等。
【临证备要】
1.“逆流挽舟”法的应用。喻嘉言“逆流挽舟”之法用于痢疾初起兼有表证者,以下痢、憎寒壮热、头身重痛、咳嗽、鼻塞声重、脉浮为辨证要点。代表方为人参败毒散。该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喻嘉言用以治疗痢疾兼表证者,以解表之剂,疏表救里,逆挽下陷之清阳,恢复其升发之机,使邪从表散,不治痢而痢自止。
2.重视清热除湿解毒与调气和血药物应用。湿热、寒湿、疫毒均可导致痢疾,但湿热更为多见,清热除湿解毒法最为常用,药物如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金银花、马齿苋等。因痢疾存在邪蕴肠腑,气血壅滞的病机,调气和血法为治疗所必用,常用调气药如木香、槟榔、枳实、枳壳、陈皮、炒莱菔子等,和血药如当归、白芍等。
3.痢疾治疗宜忌。古人有“无积不成痢”“痢无止法”之说,提示痢疾发病常存在肠胃积滞,临床常用消导、化滞法,药如山楂、枳实、陈皮、神曲、麦芽之类。偏湿者可加苍术、茯苓;偏寒者可加肉桂、干姜;因积滞而腹痛甚者,更可佐大黄、槟榔等以泻下积滞,乃通因通用之法;寒热错杂者,可用乌梅丸加减。至于古今医家提出治疗痢疾若干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
4.噤口痢的治疗。痢疾不能进食,或呕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实证多由湿热、疫毒蕴结肠中,上攻于胃,胃失和降所致,宜用开噤散,煎汤少量多次饮用,不拘时,徐徐咽下,以苦辛通降,泻热和胃。若汤剂不受,可先用玉枢丹磨汁少量服用,再予前方徐徐咽下。若胃阴大伤,频繁呕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者,可在方中酌加人参、麦冬、石斛、沙参以扶养气阴,并用人参与姜汁炒黄连同煎,频频呷之,再吐再呷,以开噤为止。若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痢以致胃虚气逆,出现呕恶不食或食入即吐,口淡不渴,舌质淡,脉弱,治宜健脾和胃为主,用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以醒脾开胃。若下痢无度,饮食不进,肢冷脉微,为病势危重,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或参附注射液以益气回阳救逆。
【预防调护】
首先,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食生冷和进食不洁食物。痢疾流行期间,远离具有传染性的痢疾患者,可适当食用生蒜、马齿苋等预防。
痢疾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荤腥油腻难消化之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小结】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临床特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暴痢多实,久痢多虚。实证中常见湿热痢,或寒湿痢,而疫毒痢病势凶险。虚证有阴虚痢和虚寒痢。如下痢不能进食,或入口即吐,称噤口痢。迁延不愈,间断发作者,称休息痢。痢疾的治疗,当祛邪导滞,调和气血。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休息痢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当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并时刻以顾护胃气为念。痢疾的预后一般良好。如为疫毒较盛,或失治误治,可转为危症。休息痢、阴虚痢、虚寒痢每见病情缠绵。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18 16:43:04)
上一篇:[中医病证]泄泻       下一篇:[中医病证]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