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眩晕

摘要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
眩晕是以头晕、目眩为主症的疾病。头晕是指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目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仆倒等症状。西医学中的良性位置性眩晕、脑缺血、梅尼埃病等可归属本病范畴,高血压病等以眩晕为主要表现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称眩晕为“眩冒”“眩”,对其病因病机有较多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认为眩晕属肝之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日:“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大惑论》云:“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人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认为痰饮是眩晕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为后世医家“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金元时期,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认识进一步深化。宋•严用和《济生方•眩晕门》日:“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所致。”提出六淫、七情可致眩晕。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眩运》曰:“淤滞不行,皆能眩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言:“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主张眩晕应从风火立论。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有兼气虚、痰湿、痰火之别,又与感邪、七情及宿病诱发有关。
明清时期,对于眩晕的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明•张景岳《景岳全书•眩运》提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眩”,对下虚而眩做了详细论述。虞抟《医学正传•眩运》言:“外有因呕血而眩冒者,胸中有死血迷闭心窍而然。”认为瘀血可致眩晕。该书又谓“眩运者,中风之渐也”,已明确认识到眩晕与中风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汪机《医读》云:“瘀血停蓄,上冲为逆,亦作眩运,桃红四物。”
【病因病机】
眩晕的发生主要与情志不遂、年老体弱、饮食不节、久病劳倦、跌仆坠损以及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内生风、痰、瘀、虚,以致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而突发眩晕。
(一)病因
1.情志不遂 长期忧恚恼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暗耗,风阳扰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临证指南医案•眩晕》华岫云按:“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则有昏厥跌仆之虞。”
2.年老体虚 若年高肾精亏虚,不能生髓,无以充养于脑,或房事不节,阴精亏耗过甚,或体虚多病,损伤肾精肾气,均可致肾精亏耗,髓海不足,而发眩晕。
3.饮食不节 若平素嗜酒无度,暴饮暴食,或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以致健运失司,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致清窍失养,而引发眩晕。
4.久病劳倦 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气随血耗,或忧思劳倦,损伤脾胃,暗耗气血。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清窍失养,皆可发生眩晕。
5.跌仆坠损 素有跌仆坠损而致头部外伤,或久病人络,瘀血停留,阻滞经脉,而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清窍失养,而发眩晕。
此外,外感六淫之中,因“高颠之上,唯风可到”,风邪与寒、热、湿、燥等诸邪,皆可导致经脉运行失度,挛急异常,使清窍失养而发眩晕。
(二)病机
眩晕的基本病机包括虚实两端。本虚为肝肾亏虚,气血亏虚,或髓海不足,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病位在脑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肝乃风木之脏,其性主动主升,若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或气火暴升,上扰头目,则发为眩晕。睥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清窍失养,或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或风阳夹痰,上扰清空,均可发为眩晕。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精亏虚,髓海失充,或肝肾阴亏,水不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于上,亦可发为眩晕。
眩晕的病理因素主要有风、火、痰、瘀、虚。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在临床上以虚证居多。
如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实证多由肝阳上亢,风阳升动,或痰浊阻遏,升降失常,或痰火气逆,或瘀血阻窍,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眩晕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兼夹复合为患,临证往往难以截然分开。如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而生眩晕,而脾虚又可聚湿生痰,二者相互影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气血亏虚兼有痰湿中阻的证候。如痰湿中阻,郁久化热,形成痰火为患,甚至火盛伤阴,形成阴亏于下,痰火上蒙的复杂局面。肾精亏虚本属阴虚,若因阴损及阳,或精不化气,可转为肾阳不足或阴阳俱虚之证,或失血过多,每致气随血脱,可出现气血俱亏之眩晕。此外,风阳每夹有痰火,肾虚可以导致肝旺,久病入络致瘀,使临床常形成虚实夹杂之证候。《类证治裁•眩晕》言:“肝胆乃风木之脏,相火内寄,其性主动主升。或由身心过动,或由情志郁勃,或由地气上腾,或由冬藏不密,或由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以至目昏耳鸣,震眩不定。”因此,眩晕频作的中老年患者多有罹患中风的可能,常称之为“中风先兆”,应慎防其病机传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心悸以及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等表现。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或跌仆损伤等病史。
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检查、颅脑CT检查、MRI扫描检查、血常规检查及血液系统检查等有助于对本病病因的诊断。
(二)鉴别诊断
1.厥证 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见四肢厥冷为特征,一般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亦可一厥不复甚至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头眩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虽与厥证相似,但无昏迷、不省人事等症,也无四肢厥冷表现。
2.中风 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喝僻不遂为特征。眩晕仅以头晕目眩为主症,虽眩晕之甚者亦可见仆倒,与中风昏仆相似,但患者神志清楚或瞬间即清,且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春涩等症。部分中风患者以眩晕、头痛为先兆表现,应注意二者的区别及联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相关脏腑 眩晕病在脑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阳上亢之眩晕兼见头胀痛、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脉弦等症状。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之眩晕,兼有纳呆、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脾失健运,痰湿中阻之眩晕,兼见纳呆呕恶、头痛、苔腻诸症。肾精不足之眩晕,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
2.辨虚实标本 凡眩晕反复发作,症状较轻,遇劳即发,伴两目干涩、腰膝酸软,或面色晄白、神疲乏力、形羸体弱、脉偏细弱者,多属虚证,由肾精不足或气血亏虚所致。实证眩晕,有偏痰湿、瘀血及肝阳、肝风、肝火之别。若眩晕较重,或突然发作,视物旋转,伴呕恶痰涎、头沉头痛、形体壮实、苔腻脉滑者,多属痰湿所致;眩晕日久,或头部外伤之后,伴头痛固定不移、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脉涩者,多属瘀血所致;肝阳风火所致者,见眩晕、面赤、口苦、烦躁易怒、肢麻震颤,甚则昏仆,脉多弦数有力。
3.辨缓急轻重 眩晕的病势缓急不一。因虚而发者,病势绵绵,症状较轻,多见于久病、老人及体虚之人;因实而发者,病势急骤,症状较重,多见于初病及壮年、肥人。若眩晕久稽不愈,亦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而成虚实夹杂状态,症状时轻时重,缠绵难愈,或有变生中风、厥证之虞。
(二)治则治法
眩晕的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当补益气血、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实者当潜阳息风、清肝泻火、化痰祛瘀;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顾。
(三)证治分类
1.肝阳上亢
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肢麻震颤,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证机概要: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
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息风;黄芩、山栀清肝泻火;益母草活血利水;牛膝、杜仲、桑寄生补肾养肝;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
若口苦目赤,烦躁易怒者,加龙胆草、川楝子、夏枯草以清肝泻火;目涩耳鸣,腰酸膝软者,加枸杞子、生地黄、玄参以滋补肝肾;目赤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或佐用当归龙荟丸以通腑泄热;眩晕剧烈,手足麻木或震颤者,加磁石、珍珠母、羚羊角粉等镇肝息风。
2.痰湿中阻
临床表现:眩晕,头重如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证机概要: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药:半夏、陈皮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白术燥湿健脾;天麻息风止眩;甘草、生姜、大枣健脾和胃。
若呕吐频作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竹茹、旋覆花化痰降逆止呕;院闷纳呆,加砂仁、白豆蔻、佩兰化湿行气健脾;耳鸣重听,加葱白、郁金、石菖蒲以通阳开窍;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者,用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
3.瘀血阻窍
临床表现:眩晕,头痛,且痛有定处,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质暗有瘀斑,多伴见舌下脉络迂曲增粗,脉涩或细涩。
证机概要: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
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麝香开窍通闭;生姜、老葱、黄酒通阳行血;大枣健脾益气。
若神疲乏力,少气自汗等症,加入黄芪、党参补气固表,益气行血;心烦面赤,舌红苔黄者,加栀子、连翘、薄荷、菊花以泻火除烦;畏寒肢冷,感寒加重,加附子、桂枝以温经活血;头颈部不能转动者,加威灵仙、葛根、豨莶草解肌通络;瘀血重者,加地龙、全蝎等虫类药物以化瘀通络。
4.气血亏虚
临床表现: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晄白,神疲自汗,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当归健脾益气养血;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若气短乏力,神疲便清者,用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清;自汗时出,易于感冒,当重用黄芪,加防风、浮小麦以益气固表;脾虚湿盛,腹胀纳呆者,加薏苡仁、扁豆、泽泻等健脾渗湿;形寒肢冷,腹中隐痛,加肉桂、干姜以温中散寒;血虚较甚,面色就白,唇舌色淡者,加熟地黄、阿胶以补血养血;心悸怔忡,少寐健忘者,加柏子仁、首乌藤、龙骨、牡蛎养心镇心安神。
5.肾精不足
临床表现: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颤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晄白,形寒肢冷,舌质淡嫩,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
证机概要: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治法:滋养肝肾,填精益髓。
代表方:左归丸。
常用药: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补肾;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滋肾助阳,益精填髓;牛膝强肾益精;龟甲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若五心烦热,潮热颤红者,加鳖甲、知母、黄柏、丹皮等滋阴泻火;肾失封藏固摄,遗精滑泄者,加芡实、莲须、桑螵蛸、紫石英等;失眠,多梦,健忘者,加阿胶、鸡子黄、酸枣仁、柏子仁等;阴损及阳,见四肢不温,形寒怕冷,精神萎靡者,加巴戟天、淫羊藿、肉桂,或予右归丸;下肢浮肿,尿少等症,加桂枝、茯苓、泽泻等;便溏,腹胀少食,加白术、茯苓、薏苡仁等。
【临证备要】
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木旺,风气甚,则头目眩晕,故眩晕之病,病位虽主要在脑窍,但五脏之中与肝关系最为密切。由于患者体质因素及病机演变不同,可表现肝阳上亢、内风上旋,水不涵木、虚阳上扰,阴血不足、血虚生风,肝郁化火、火性炎上等不同的证候,临证之时当根据病机的异同择用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诸法。此外,肝风又每多兼痰、兼瘀,又当虚实并治。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谓:“肝气、肝火、肝风三者同出异名,其中侮脾、乘胃、冲心、犯肺、夹寒、夹痰,本虚标实,种种不同,故肝病最杂,治法最广。”详述治肝之法,可供参考。
2.警惕“眩晕乃中风之渐”。临床上,肝肾阴亏,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较为常见,若治不及时,可导致肝阳暴亢,阳亢化风,夹痰化火,窜走经络,病患常见眩晕头胀,面赤头痛,肢麻震颤,甚则昏倒等症状,甚者可以引发中风之变。必须严密监测血压、神志、肢体肌力、感觉等方面的变化,以防病情突变。
【预防调护】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宜清淡有节,戒烟戒酒。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能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风险。眩晕发病后要及时治疗,注意休息,严重者当卧床休息。注意饮食清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以防眩晕症状加重,或发生昏仆。有眩晕史的患者,当避免剧烈体力活动,避免高空作业。
【小结】
眩晕常以头晕眼花甚至视物旋转为主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伴见于其他疾病。病因多以情志、饮食、体质、外伤等所致肝阳上亢、痰浊内阻、气血不足、肾精亏虚以及瘀血内阻为主。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为气、血、精不足,脑髓不充,清窍失养;实者多为风、火、痰、瘀导致风阳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而突发眩晕。临证亦常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眩晕病位在脑,病变涉及肝、脾、肾诸脏。治疗可根据标本缓急,分别采取平肝、息风、潜阳、清火、化痰、化瘀等法以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本病预后,每易反复发作,少数患者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发为中风之忧。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05 16:30:51)
上一篇:[中医病证]头痛       下一篇:[中医病证]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