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阳痿

摘要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各种功能性及器质性疾病造成的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归属于...
阳痿是指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各种功能性及器质性疾病造成的男子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归属于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春秋战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中,对本病有“不起”“老不起”称谓。《黄帝内经》有“阴痿”“宗筋弛纵”和“筋萎”等名,主要病因为虚劳和邪热,与肝关系密切。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阴痿气大衰而不起不用。”《灵枢·经筋》曰:“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素问·痿论》曰:“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
隋唐医家多从劳伤、肾虚立论,治法多以温肾壮阳为主。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虚劳阴痿候》认为:“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痿弱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等书中记载了治疗阳痿的常用药物,如蛇床子、肉苁蓉、巴戟肉、菟丝子、续断等。
至宋代,“阴痿”病名仍继续沿用,同时又有新的称谓,如《圣济总录》有“阳道痿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阳事不举”“阳事不兴”等,宋·窦材《扁鹊心书·神方》载有五福丹,“又能壮阳治阳痿,于肾虚之人功效更多。”
明清医家对阳痿的因机证治认识不断深刻。如明·周之干《慎斋遗书·阳痿》有“阳痿多属于寒”认识,首次提出“阳痿”病名并列有专篇。王纶《明医杂著》曰:“男子阳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者。”提出郁火致痿,倡导从肝经湿热和燥热辨治。张景岳《景岳全书·阳痿》谓:“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前阴后阴源流》提出肝郁致阳痿说。陈士铎《辨证录》主张从心论治阳痿,创治启阳娱心丹等系列方剂。韩善徵《阳痿论》以虚实论阳痿,反对滥用燥烈温补之法。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劳伤久病、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侵袭等,引起脏腑功能受损,精血不足,或邪气郁滞,宗筋失养而不用。
(一)病因
1.情志失调 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致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机不畅,脉络不张,血液不充,宗筋弛纵,则病阳痿。或猝受惊恐,突遭不测,心肾不交,茎失所主,导致痿软不用。如忧思气结,伤及脾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无以“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致宗筋失养而阳痿。
2.劳逸失度 劳心劳力,操劳太过,致劳伤心脾,伤精耗气,气血不足,宗筋失荣,故阳痿难举。或过度安逸,多食少劳,多坐少动,气血不运,或身体虚胖,痰湿壅盛,阳事不旺。
3.饮食不节 过食醇酒厚味,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输布精微以养宗筋,则宗筋不举而痿软。或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热,湿热下注肝肾,经络阻滞,气血不荣宗筋,乃成阳痿。
4.禀赋不足或劳欲过度 禀赋不足,或恣情纵欲,房事过度,或少年手淫,或早婚多育,或久病及肾,以致肾精亏损,命门火衰,宗筋失于温养,则痿软不兴。或肾阴损伤太过,相火偏亢,火热内生,灼伤宗筋,导致阴茎痿软不用。此外,久病劳伤,损及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致宗筋失养,而成阳痿。
此外,生活不洁,湿热内侵,蕴结肝经,下注宗筋,气机受阻,也可发为阳痿。
(二)病机
阳痿的病位在宗筋,与肝、肾、心、脾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精血不足,阴络失荣,或邪气郁阻,经络失畅,宗筋失养而不用。肾藏精,寓元阴元阳,主生殖,开窍于阴器,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如肾虚精亏,真阳衰微,精亏失润,阳衰失温,则宗筋不振,无以作强。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司宗筋。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血不达宗筋,则宗筋不聚,阳事难举。心乃君主之官,阳事之举有赖心火之先动,如心火失养,难行君主之令,阴茎软而不举。脾之经筋皆聚于阴器,脾失运化,气血生化乏源,宗筋失养,则阳事失用。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且多虚实相兼。病理因素为气滞、湿热、寒湿、痰浊、血瘀。肝郁不疏、湿热下注属实,多责之于肝。命门火衰、心脾两虚、惊恐伤肾属虚,多与心、脾、肾有关。
若久病不愈,常可因实致虚,或因病致郁,加重病情。如湿热下注,湿阻阳气,可致脾肾阳虚之证;湿热灼伤阴精,或肝郁化火伤及肝肾,而成肝肾阴虚之证。如脏腑功能失调,又可因虚致实,如脾虚痰湿内生,或久病入络夹瘀,可致脾虚夹湿夹痰、肾虚夹痰夹瘀之证。久病阳痿,心脾肾虚损,常因欲求不遂,抑郁不欢,久之大多兼夹肝郁不疏之实证,也为本虚标实,病情更加错综复杂。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成年男子性交时,阴茎痿而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
2.常有性欲下降,神疲乏力,腰酸膝软,畏寒肢冷,夜寐不安,精神苦闷,胆怯多疑,或小便不畅,滴沥不尽等症。
3.常有操劳过度、房事不节、手淫频繁,或有肥胖、消渴、惊悸、郁证等病史。
检查尿常规、前列腺液、血脂、血糖、睾酮、促性腺激素、夜间阴茎勃起试验等有助于鉴别功能性与器质性阳痿,多普勒超声检查、阴茎动脉测压可判断是否有阴茎血流障碍。
(二)鉴别诊断
早泄 阳痿是指欲性交时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的病证;早泄是同房时,阴茎能勃起,但因过早射精,射精后阴茎痿软的病证。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明显差别,但在病因病机上有相同之处,若早泄日久不愈,可进一步导致阳痿,一般阳痿病情重于早泄。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辨病位 情志所伤,郁怒所致,或肝经湿热者,病在肝;大惊猝恐,房室劳伤,命门火衰者,病在肾;思虑太过,心脾受损,病在心脾;湿热内蕴者,往往先犯脾,后侮肝,继则及肾;久病可见痰湿或瘀滞,则病在血脉与宗筋。
(二)治则治法
阳痿的主要治法为补肾疏肝、宁心健脾、行气活血,恢复前阴宗筋气血正常运行。实证者治肝治心,以清利湿热或祛痰化瘀通络为主。虚证者以治脾肾为主,心脾两虚者当健脾养心,命门火衰者当温肾填精,阴精亏虚者当滋阴养筋,惊恐伤肾者宜益肾宁神。阳痿早期切勿滥用补肾壮阳之法。对于因郁致痿或因痿致郁者,适当加入解郁安神、行气活血之品,可提高疗效。同时注重运用心理疏导方法。
(三)证治分类
1.肝气郁结
临床表现:临房不举,睡中自举,或举而不坚,情怀抑郁,喜太息,胸胁胀痛,嗳气,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证机概要: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宗筋不用。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起痿。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常用药:柴胡、香附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芍药助柴胡和肝解郁,养血柔肝;陈皮、枳壳、川芎行气活血。
若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头晕目胀,加丹皮、山栀、夏枯草;久病血瘀者,加丹参、当归、鸡血藤,重者加蜈蚣;腰酸肢软者,加沙苑子、枸杞子、淫羊藿;便溏者,可加炒白术、山药、茯苓、木香;失眠,心理压力较大者,加酸枣仁、五味子、合欢皮、石菖蒲、郁金、夜交藤。
2.湿热下注
临床表现:阳痿不举,阴茎痿软弛长,睾丸坠胀作痛,阴囊瘙痒或潮湿多汗,泛恶口苦,胁胀腹闷,肢体困倦,尿黄灼痛,大便不爽,口黏口苦,舌质红,苔腻黄,脉滑数。
证机概要:湿热下注,蕴结肝经,宗筋不利。
治法:清利湿热。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
常用药: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木通、车前子、泽泻、土茯苓清利湿热;柴胡、香附疏肝理气;当归、生地黄活血凉血坚阴。
若阴部湿痒者,加地肤子、黄柏、苦参、蛇床子;小腹胀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热势不甚,湿浊困遏,阳气不振者,加厚朴、苍术、陈皮、砂仁,或用三仁汤;湿热酿痰者,改用黄连温胆汤加胆南星、僵蚕、露蜂房;湿热伤肾,阴虚火旺者,合知柏地黄丸。
3.命门火衰
临床表现:阳痿不举,性欲减退,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㿠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五更泄泻,阴器冷缩,舌淡胖,苔薄白,脉沉迟或细。
证机概要:命门火衰,宗筋失温。
治法:温肾填精,壮阳起痿。
代表方:赞育丹。
常用药:肉苁蓉、巴戟天、蛇床子、韭菜子、淫羊藿、仙茅、肉桂、杜仲温肾壮阳补火;枸杞子、山茱萸、熟地黄、当归滋阴养血,从阴求阳;白术健脾以补后天。
若滑精频繁,精薄精冷,加覆盆子、金樱子、益智仁补肾固精;火衰不甚,精血薄弱,予左归丸或金匮肾气丸加减;阴阳两虚者,用还少丹加减;阴茎痿软,小腹冷痛,得温则舒,遇寒加重者,多属寒凝肝脉,合暖肝煎加减;久病入络,经络瘀阻者,加蜈蚣、水蛭、九香虫等通络化瘀。
4.心脾亏虚
临床表现:阳痿不举,遇劳加重,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心脾两虚,气血乏源,宗筋失养。
治法:健脾养心,益气起痿。
代表方:归脾汤。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枣仁、远志养心安神;熟地黄、当归、龙眼肉养血生血;木香、香附理气解郁。
若气郁血瘀者,加川芎、合欢皮、延胡索;脾肾阳虚者,加淫羊藿、补骨脂、九香虫、露蜂房等;形体肥胖者,加泽泻、荷叶、薏苡仁、苍术、陈皮。
5.惊恐伤肾
临床表现:临房不举,时有自举,兼见胆怯多疑,言迟声低,心悸惊惕,夜寐多梦,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证机概要:惊恐伤肾,肾精破散,心气逆乱,气血不畅,宗筋失用。
治法:益肾宁神。
代表方:启阳娱心丹。
常用药:人参、菟丝子、当归、白芍补益肝肾;远志、茯神、石菖蒲、生枣仁宁心安神,交通心肾;柴胡、香附、郁金理气疏郁。
若惊惕不安甚者,加龙齿、磁石;失眠多梦者,加五味子、琥珀、合欢皮;心肾不交者,加黄连、肉桂;腰膝酸软,加杜仲、肉苁蓉、海马、锁阳;有手淫史,伴有遗精、早泄、心悸、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用知柏地黄丸以滋阴降火。
【临证备要】
1.注重调养心神,整体调治。阳痿的病因复杂,非独肾虚可以致痿,也与多脏腑、多系统,以及社会、心理诸多因素有关。其中心理、情志因素是影响性功能的重要原因。由于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神明正常,脏腑功能协调,气血畅顺,性功能才能正常发挥。不良情绪可以诱发和加重性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亦可诱发和加重不良情绪。同时,精神紧张,情志内伤,肝气郁结引起阳痿,属“因郁致痿”;而阳痿日久,患者忧郁、悲观、焦虑等心理情绪,亦可加重阳痿,属“因痿致郁”。二者相互影响,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疏肝开郁、养心安神是阳痿的重要治法。
2.用药不可过于温补。部分医家习用温肾壮阳法治疗阳痿,但若过用温燥之品,非但疗效不佳,反致肝肾阴伤,内生燥热。因肾为水火之脏,治疗应水中补火或补中有清,寓清于补,乃可使火水得其养。如确需温肾,应选用温而不燥,或燥性较小的血肉有情之品,如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鹿角胶,并加黄精、熟地黄等从阴引阳。此外,牛膝入肝肾,常作为引经药,蜈蚣、僵蚕、露蜂房、水蛭、灵芝等治疗阳痿有一定疗效,可适当选用。
【预防调护】
加强性教育,培养正确性意识,树立良好的性道德。夫妻关系应融洽,应互相理解。节制性欲,避免恣情纵欲、房事过频、手淫过度。清心寡欲,弃除杂念,怡情养心。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过食醇酒肥甘,湿热内生,壅塞经络,造成阳痿。切忌讳疾忌医,隐瞒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患病之后,应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要消除顾虑,调畅情志,怡悦心情,防止精神紧张。调饮食,节房劳,适劳逸,勤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整体机能。在感到情绪不快、身体不适、过度疲劳、性能力下降时,应暂停性生活一段时间,使性中枢和性器官得以调节和休息,有利于情志的调节和疾病的恢复。积极治疗易造成阳痿的原发病。避免长期服用某些可影响性功能的药物。
【小结】
阳痿是指成人阴茎痿软,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而言。其病因有禀赋不足、劳伤久病、七情失调、过食肥甘、湿热内侵等。基本病理变化为肝、肾、心、脾受损,经络空虚或经络失畅,导致宗筋失养而成。临床辨证,应辨清病性之虚实,病位之脏腑,虚实之夹杂。实证当疏利。肝郁不疏者,宜疏肝解郁;湿热下注者,宜清利湿热。虚证应补益。命门火衰者,宜温补下元;心脾血虚者,宜补益心脾;惊恐伤肾者,宜益肾宁神。虚实夹杂者,可先治标后治本,亦可标本同治。总之,当辨明脏腑、虚实、寒热、阴阳,随证施治,避免滥用补肾壮阳之品。本病大多预后良好,但对先天不足,天癸缺失,或久病痰瘀阻络,或年高肾气衰微者,则治疗较难。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23 09:24:46)
上一篇:[中医病证]关格       下一篇:[中医病证]遗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