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疾病]心力衰竭

摘要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功能不全( cardiac dysfunction)或心功能障碍理论上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

第一节 心力衰竭总论
【类型】
(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由左心室代偿功能不全所致,以肺循环淤血为特征,临床上较为常见。单纯的右心衰竭主要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左心衰竭后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负荷加重,右心衰竭继之出现,即为全心衰竭。心肌炎、心肌病病人左、右心同时受损,左、右心衰可同时出现而表现为全心衰竭。
单纯二尖瓣狭窄引起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衰,不涉及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而直接因左心房压力升高而导致肺循环高压,有明显的肺淤血和相继出现的右心功能不全。
(二)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系因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突然加重的心脏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慢性心衰急剧恶化。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慢性心衰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一般均有代偿性心脏扩大或肥厚及其他代偿机制的参与。
(三)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 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
对于心衰的描述主要基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LVEF<40%者称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 HF with reduced EF,HFrEF),即传统概念中的收缩性心衰。LVEF≥50%的心衰称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 with preserved EF,HFpEF),通常存在左室肥厚或左房增大等充盈压升高,舒张功能受损的表现,以前称为舒张性心衰。大多数HFrEF病人同时存在舒张功能不全,而HFpEF病人也可能同时存在非常轻微的收缩功能异常。LVEF在40%-49%之间者称为中间范围射血分数心衰(HF with mid-range EF,HFmrEF),这些病人通常以轻度收缩功能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舒张功能不全的特点。
【病因】
(一)基本病因
1.心肌损害
(1)原发性心肌损害: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心肌梗死、慢性心肌缺血;炎症和免疫性心肌损害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遗传性心肌病如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右室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线粒体肌病等。
(2)继发性心肌损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系统性浸润性疾病(如心肌淀粉样变性)、结缔组织病、心脏毒性药物等并发的心肌损害。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服增高的阻力,保证射血量,久之终致心肌结构、功能发生改变而失代偿。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及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此外,伴有全身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围生期心肌病、体循环动静脉瘘等,心脏的容量负荷增加。早期心室腔代偿性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尚能代偿,但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超过一定限度后即出现失代偿表现。
3.心室前负荷不足 二尖瓣狭窄、心脏压塞、限制性心肌病、缩窄性心包炎等,引起心室充盈受限,体、肺循环淤血。
(二)诱因
1.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常因其发病隐匿而易漏诊。
2.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各种类型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以及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血容量增加 如钠盐摄入过多,静脉液体输入过多、过快等。
4.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如妊娠后期及分娩过程、暴怒等。5.治疗不当 如不恰当地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
5.治疗不当 如不恰当地停用利尿药物或降血压药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病理生理】
心力衰竭始于心肌损伤,导致病理性重塑,从而出现左心室扩大和(或)肥大。起初,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mne system,RAAS)、抗利尿激素激活和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代偿机制尚能通过水钠潴留、外周血管收缩及增强心肌收缩等维持正常的心脏输出;但这些神经体液机制最终将导致直接细胞毒性,引起心肌纤维化,致心律失常以及泵衰竭。
(一)Frank-Starling机制
增加心脏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增加心排血量及心脏做功量,但同时也导致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心房压、静脉压随之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
(二)神经体液机制
当心脏排血量不足,心腔压力升高时,机体全面启动神经体液机制进行代偿,包括:
1.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心力衰竭病人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升高,作用于心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提高心率,从而提高心排血量。但同时周围血管收缩,心脏后负荷增加及心率加快,均使心肌耗氧量增加。NE还对心肌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促使心肌细胞凋亡,参与心室重塑的病理过程。此外,交感神经兴奋还可使心肌应激性增强而有促心律失常作用。
2.RAAS激活 心排血量降低致肾血流量减低,RAAS激活,心肌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维持血压,调节血液再分配,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供,并促进醛固酮分泌,水、钠潴留,增加体液量及心脏前负荷,起到代偿作用。但同时RAAS激活促进心脏和血管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
3.其他体液因子的改变 心力衰竭时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代偿机制外,另有众多体液调节因子参与心血管系统调节,并在心肌和血管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1)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由垂体释放,具有抗利尿和促周围血管收缩作用。其释放受心房牵张感受器( atrial stretch receptors)调控,心力衰竭时心房牵张感受器敏感性下降,不能抑制AVP释放而使血浆AVP水平升高。AVP通过V1受体引起全身血管收缩,通过V2受体减少游离水清除,致水潴留增加,同时增加心脏前、后负荷。心衰早期,AVP的效应有一定的代偿作用,而长期的AVP增加将使心衰进一步恶化。
(2)利钠肽类:人类有三种利钠肽类: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tic peptide,CNP)。ANP主要由心房分泌,心室肌也有少量表达,心房压力增高时释放,其生理作用为扩张血管和利尿排钠,对抗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和AVP系统的水、钠潴留效应。BNP主要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生理作用与ANP相似但较弱,BNP水平随心室壁张力而变化并对心室充盈压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CNP主要位于血管系统内,生理作用尚不明确,可能参与或协同RAAS的调节作用。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BNP及ANP分泌明显增加,其增高的程度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定心衰进程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另外,内皮素、一氧化氮、缓激肽以及一些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等均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三)心室重塑
在心脏功能受损,心腔扩大、心肌肥厚的代偿过程中,心肌细胞、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发生相应变化,即心室重塑(ventricular remodeling),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机制。除了因为代偿能力有限、代偿机制的负面影响外,心肌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及利用障碍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也是失代偿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心肌细胞减少使心肌整体收缩力下降;纤维化的增加又使心室顺应性下降,重塑更趋明显,心肌收缩力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射血效应,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不可逆转的终末阶段。
[附]舒张功能不全的机制
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的机制,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能量供应不足时钙离子回摄入肌浆网及泵出胞外的耗能过程受损,导致主动舒张功能障碍,如冠心病明显心肌缺血时,在出现收缩功能障碍前即可出现舒张功能障碍。二是心室肌顺应性减退及充盈障碍,主要见于心室肥厚如高血压及肥厚型心肌病,心室充盈压明显增高,当左心室舒张末压过高时,肺循环出现高压和淤血,即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此时心肌的收缩功能尚可保持,心脏射血分数正常。故又称为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 HFpEF)。但当有容量负荷增加,心室扩大时,心室顺应性增加,即使有心室肥厚也不致出现单纯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的死因,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两大挑战之一。据我国2003年的抽样调查,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 9%;发达国家心衰患病率为1%一2%,每年发病率为0.5%一1%。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患病率迅速增加,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更上升至10%以上。心力衰竭病人4年死亡率达50%,严重心衰病人1年死亡率高达50%,而年龄校正的心衰死亡率亦呈上升趋势。尽管心力衰竭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心衰病人死亡数仍在不断增加。
冠心病、高血压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最主要病因,据2005年对我国17个地区的CHF病因调查,冠心病居首位,其次为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比例则趋下降,但瓣膜性心脏病仍不可忽视。同时,慢性肺心病和高原性心脏病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地域高发性。
【临床表现】
临床上左心衰竭较为常见,尤其是左心衰竭后继发右心衰竭而致的全心衰竭。由于严重广泛的心肌疾病同时波及左、右心而发生全心衰竭者在住院病人中更为多见。
(一)左心衰竭
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1.症状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①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②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病人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时方可好转。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人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取坐位,多于端坐休息后缓解。其发生机制除睡眠平卧时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量增加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支气管收缩、横膈抬高、肺活量减少等也是促发因素。④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呼吸困难最严重的形式,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为“心源性哮喘”。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急性左心衰发作时可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长期慢性肺淤血肺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肺循环和支气管血液循环之间在支气管黏膜下形成侧支,此种血管一旦破裂可引起大咯血。
(3)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等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及代偿性心率加快所致的症状。
(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严重的左心衰竭血液再分配时,肾血流量首先减少,可出现少尿。长期慢性的肾血流量减少可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可有肾功能不全的相应症状。
2.体征
(1)肺部湿性啰音: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增高,液体渗出到肺泡而出现湿性啰音。随着病情的加重,肺部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侧卧位时下垂的一侧啰音较多。
(2)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固有体征外,一般有心脏扩大及相对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奔马律。
(二)右心衰竭
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1.症状
(1)消化道症状:胃肠道及肝淤血引起腹胀、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是右心衰最常见的症状。
(2)劳力性呼吸困难:继发于左心衰的右心衰呼吸困难业已存在。单纯性右心衰为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所致,也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2.体征
(1)水肿:体静脉压力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表现为始于身体低垂部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也可表现为胸腔积液,以双侧多见,常以右侧为甚,单侧者以右侧多见,主要与体静脉和肺静脉压同时升高、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2)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时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则更具特征性。
(3)肝大:肝淤血肿大常伴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可致心源性肝硬化。
(4)心脏体征:除基础心脏病的相应体征外,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
(三)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继发右心衰竭而形成的全心衰竭,因右心衰竭时右心排血量减少,因此以往的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肺淤血症状反而有所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等同时存在左、右心室衰竭者,肺淤血症状往往不严重,主要表现为左心衰竭心排血量减少的相关症状和体征。
【分期与分级】
(一)心力衰竭分期
A期:前心衰阶段(pre-heart failure):病人存在心衰高危因素,但目前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最终可累及心脏的疾病以及应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族史等。
B期:前临床心衰阶段(pre-clinical heart failure):病人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出现心脏结构改变,如左心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既往心肌梗死史等。
C期:临床心衰阶段(clinical heart failure):病人已有心脏结构改变,既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
D期:难治性终末期心衰阶段(refractory end-stage heart failure):病人虽经严格优化内科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常伴心源性恶病质,须反复长期住院。
心衰分期全面评价了病情进展阶段,提出对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治疗只能延缓而不可能逆转病情进展。
(二)心力衰竭分级
1.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通常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法。
Ⅰ级:心脏病病人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乏力、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
Ⅱ级: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心衰症状。
Ⅲ级:心脏病病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
Ⅳ级:心脏病病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
这种分级方案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缺点是仅凭病人的主观感受和(或)医生的主观评价,短时间内变化的可能性较大,病人个体间的差异也较大。
2.6分钟步行试验 简单易行、安全方便,通过评定慢性心衰病人的运动耐力评价心衰严重程度和疗效。要求病人在平直走廊里尽快行走,测定6分钟步行距离,根据US Carvedilol研究设定的标准,<150m、150—450m和>450m分别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心衰。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利钠肽 是心衰诊断、病人管理、临床事件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常用BNP及NT-proBNP。未经治疗者若利钠肽水平正常可基本排除心衰诊断,已接受治疗者剩钠肽水平高则提示预后差,但左心室肥厚、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肺动脉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缺氧状态、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感染、败血症、高龄等均可引起利钠肽升高,因此其特异性不高。
2.肌钙蛋白 严重心衰或心衰失代偿期、败血症病人的肌钙蛋白可有轻微升高,但心衰病人检测肌钙蛋白更重要的目的是明确是否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肌钙蛋白升高,特别是同时伴有利钠肽升高,也是心衰预后的强预测因子。
3.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对于老年及长期服用利尿剂、RAAS抑制剂类药物的病人尤为重要,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心衰病人的随访中也需要适当监测。甲状腺功能检测不容忽视,因为无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导致心力衰竭。
(二)心电图
心力衰竭并无特异性心电图表现,但能帮助判断心肌缺血、既往心肌梗死、传导阻滞及心律失常等。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 更准确地评价各心腔大小变化及瓣膜结构和功能,方便快捷地评估心功能和判断病因,是诊断心力衰竭最主要的仪器检查。
(1)收缩功能:以收缩末及舒张末期的容量差计算LVEF作为心力衰竭的诊断指标,虽不够精确,但方便实用。
(2)舒张功能:超声多普勒是临床上最实用的判断舒张功能的方法。可有导致舒张期功能不全的结构基础,如左心房肥大、左心室壁增厚等。心动周期中舒张早期心室充盈速度最大值为E峰,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心室充盈最大值为A峰,E/A比值正常人不应小于1.2,中青年更大。舒张功能不全时,E峰下降,A峰增高,E/A比值降低。对于难以准确评价A峰的心房颤动病人,可利用组织多普勒评估二尖瓣环测得E/E’比值,若>15,则提示存在舒张功能不全。但尚需根据病人临床表现综合评价是否存在舒张功能不全,而不能单纯依据超声结果进行诊断。
2.X线检查 是确诊左心衰竭肺水肿的主要依据,并有助于心衰与肺部疾病的鉴别。心影大小及形态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也间接反映了心脏的功能状态,但并非所有心衰病人均存在心影增大。
X线胸片可反映肺淤血。早期肺静脉压增高时,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至多于下肺。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进一步出现间质性肺水肿可使肺野模糊,Kerley 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急性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的阴影。左心衰竭还可见胸腔积液和叶间胸膜增厚。
3.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能评价左右心室容积、心功能、节段性室壁运动、心肌厚度、心脏肿瘤、瓣膜、先天性畸形及心包疾病等。因其精确度及可重复性而成为评价心室容积、室壁运动的金标准。增强磁共振能为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浸润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4.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 对于拟诊冠心病或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或负荷试验有心肌缺血表现者,可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病因诊断。
5.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影能相对准确地评价心脏大小和LVEF,还可通过记录放射活性-时间曲线计算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以反映心脏舒张功能。常同时行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缺血心肌,但在测量心室容积或更精细的心功能指标方面价值有限。
(四)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急性重症心衰病人必要时采用床旁右心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检查,经静脉将漂浮导管插入至肺小动脉,测定各部位的压力及血液含氧量,计算心脏指数(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直接反映左心功能,正常时CI>2.5L/( min·m2),PCWP<12mmHg。危重病人也可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动态监测,经外周动、静脉置管,应用指示剂热稀释法估测血容量、外周血管阻力、全心排血量等指标,更好地指导容量管理,通常仅适用于具备条件的CCU、ICU等病房。
(五)心—肺运动试验
仅适用于慢性稳定性心衰病人,在评估心功能并判断心脏移植的可行性方面切实有效。运动时肌肉需氧量增高,心排血量相应增加。正常人每增加100ml/(min·m2)的耗氧量,心排血量需增加600ml/(min·m2)。当病人的心排血量不能满足运动需求时,肌肉组织就从流经它的单位容积血中提取更多的氧,致动一静脉血氧差值增大。在氧供应绝对不足时,即出现无氧代谢,乳酸增加,呼气中CO2含量增加。
1.最大耗氧量[VO2max,ml/(min·kg)] 即运动量虽继续增加,耗氧量不再增加时的峰值,表明心排血量已不能按需要继续增加。心功能正常时应>20,轻至中度心功能受损时为16—20,中至重度受损时为10—15,极重度受损时<10。
2.无氧阈值 即呼气中CO2的增长超过了氧耗量的增长,标志着无氧代谢的出现,以开始出现两者增加不成比例时的氧耗量作为代表值,此值愈低说明心功能愈差。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心力衰竭完整的诊断包括病因学诊断、心功能评价及预后评估。
心力衰竭须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做出诊断。主要诊断依据为原有基础心脏病的证据及循环淤血的表现。症状、体征是早期发现心衰的关键,完整的病史采集及详尽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左心衰竭的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右心衰竭的颈静脉征、肝大、水肿,以及心衰的心脏奔马律、瓣膜区杂音等是诊断心衰的重要依据。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心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相关性,需行客观检查并评价心功能。BNP测定也可作为诊断依据,并能帮助鉴别呼吸困难的病因。
判断原发病非常重要,因为某些引起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情况如瓣膜病能够治疗或逆转。同时也应明确是否存在可导致症状发生或加重的并发症。
预后评估:生存率是针对人群的描述,对病人而言,个体的预后更值得关注。准确的预后评估可为病人及家属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提供必要的信息,也能判断心脏移植及机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LVEF降低、NYHA分级恶化、低钠血症、VO2max降低、血细胞比容下降、QRS波增宽、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传统治疗不能耐受、顽固性高容量负荷、BNP明显升高等均为心衰高风险及再入院率、死亡率的预测因子。
(二)鉴别诊断
心力衰竭主要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 严重左心衰竭病人常出现“心源性哮喘”,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前者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发作时必须坐起,重症者肺部有干、湿性啰音,甚至咳粉红色泡沫痰;后者多见于青少年有过敏史,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典型哮鸣音,咳出白色黏痰后呼吸困难常可缓解。测定血浆BNP水平对鉴别心源性和支气管性哮喘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2.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由于腔静脉回流受阻同样可以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水肿等表现,应根据病史、心脏及周围血管体征进行鉴别,超声心动图、CMR可确诊。
3.肝硬化腹腔积液伴下肢水肿 应与慢性右心衰竭鉴别,除基础心脏病体征有助于鉴别外,非心源性肝硬化不会出现颈静脉怒张等上腔静脉回流受阻的体征。
【治疗】
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管理
(1)病人教育:心衰病人及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2)体重管理: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地反映病人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疗效,帮助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体重改变往往出现在临床体液潴留症状和体征之前。部分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存在临床或亚临床营养不良,若病人出现大量体脂丢失或干重减轻称为心源性恶病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
(3)饮食管理:心衰病人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但在应用强效排钠利尿剂时过分严格限盐可导致低钠血症。
2.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但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肺栓塞,同时也可能出现消化功能减低、肌肉萎缩、坠积性肺炎、压疮等,适宜的活动能提高骨骼肌功能,改善活动耐量。因此,应鼓励病情稳定的心衰病人主动运动,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在不诱发症状的前提下从床边小坐开始逐步增加有氧运动。
3.病因治疗
(1)病因治疗: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即应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亦应早期积极干预,延缓疾病进展。
(2)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应尽快控制心室率,如有可能应及时复律。应注意排查及纠正潜在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等。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衰治疗中唯一能够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作为单一治疗。原则上在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和明显体液潴留时应用。利尿剂的适量应用至关重要,剂量不足则体液潴留,将减低RAAS抑制剂的疗效并增加β受体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剂量过大则容量不足,将增加RAAS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的低血压及肾功能不全风险。
(1)袢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排钠排钾,为强效利尿剂对轻度心衰病人一般小剂量(20mg每日1次口服)起始,逐渐加量,一般控制体重下降0.5—1.0kg/d直至干重;重度慢性心力衰竭者可增至100mg每日2次,静脉注射效果优于口服。但须注意低血钾的副作用,应监测血钾。
(2)噻嗪类利尿剂:以氨氯噻嗪(双氢克尿噻)为代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和髓袢升支远端,抑制钠的重吸收,并因Na+-K+交换同时降低钾的重吸收。GFR<30ml/min时作用明显受限。轻度心力衰竭可首选此药,12.5—25mg每日1次起始,逐渐加量,可增至每日75一100mg,分2—3次服用,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常与保钾利尿剂合用。因可抑制尿酸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长期大剂量应用可影响糖、脂代谢。
(3)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远端,通过拮抗醛固酮或直接抑制Na+-K+交换而具有保钾作用,利尿作用弱,多与上述两类利尿剂联用以加强利尿效果并预防低血钾。常用的有: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电解质紊乱是利尿剂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特别是低血钾或高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注意监测。对于低钠血症应谨慎区分缺钠性(容量减少性)与稀释性(难治性水肿)。前者尿少而比重高,应给予高洛盐水补充钠盐;后者见于心力衰竭进行性恶化病人,尿少而比重低,应严格限制水的摄入。
(4)AVP受体拮抗剂(托伐普坦tolvaptan):通过结合V2受体减少水的重吸收,不增加排钠,因此可用于治疗伴有低钠血症的心力衰竭。
2.RAAS抑制剂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ACEI):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生成而抑制RAAS;并通过抑制缓激肽降解而增强缓激肽活性及缓激肽介导的前列腺素生成,发挥扩血管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通过降低心衰病人神经-体液代偿机制的不利影响,改善心室重塑。临床研究证实ACEI早期足量应用除可缓解症状,还能延缓心衰进展,降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病人及伴或不伴冠心病病人的死亡率。
ACEI以小剂量起始,如能耐受则逐渐加量,开始用药后1—2周内监测肾功能与血钾,后定期复查,长期维持终身用药。
ACEI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血钾、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等。有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血管性水肿和无尿性肾衰竭)、妊娠期妇女及ACEI过敏者应禁用;低血压、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明显升高(>265μmol/L)、高血钾(>5.5mmol/L)者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会阻断ACEI的疗效并加重其副作用,应避免使用。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ARB):ARB可阻断经ACE和非ACE途径产生的ATⅡ与AT1受体结合,阻断RAS的效应,但无抑制缓激肽降解作用,因此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的副作用较少见。心衰病人治疗首选ACEI,当ACEI引起干咳、血管性水肿时,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但已使用ARB且症状控制良好者无须换为ACEI。研究证实ACEI与ARB联用并不能使心衰病人获益更多,反而增加不良反应,特别是低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因此目前不主张心衰病人ACEI与ARB联合应用。
(3)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通过沙库巴曲代谢产物LBQ657抑制脑啡肽酶,同时通过缬沙坦阻断AT1受体,抑制血管收缩,改善心肌重构,显著降低心衰住院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改善心衰症状和生活质量,推荐用于HFrEF病人。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等抗醛固酮制剂作为保钾利尿剂,能阻断醛固酮效应,抑制心血管重塑,改善心衰的远期预后。但必须注意血钾的监测,近期有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或高钾血症者不宜使用。依普利酮(eplerenone)是一种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显著降低轻度心衰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减少住院率、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且尤其适用于老龄、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病人。
(5)肾素抑制剂:血浆肾素活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和预测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阿利吉仑(aliskiren)为直接肾素抑制剂,并阻断噻嗪类利尿剂、ACEI/ARB应用所致的肾素堆积,有效降压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有待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广泛的循证依据,目前不推荐用于ACEI/ARB的替代治疗。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力衰竭代偿的不利作用。心力衰竭病人长期应用β受体拮抗剂能减轻症状、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且在已接受ACEI治疗的病人中仍能观察到β受体拮抗剂的上述益处,说明这两种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具有叠加效应。
目前已经临床验证的β受体拮抗剂包括选择性β1受体拮抗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与非选择性肾上腺素能仪α1、β1和β2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carvedilol)。β受体拮抗剂的禁忌证为支气管痉挛性疾病、严重心动过缓、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周围血管疾病(如雷诺病)和重度急性心衰。所有病情稳定并无禁忌症的心功能不全病人一经诊断均应立即以小剂量起始应用β受体拮抗剂,逐渐增加达最大耐受剂量并长期维持。其主要目的在于延缓疾病进展,减少猝死。对于存在体液潴留的病人应与利尿剂同时使用。
突然停用β受体拮抗剂可致临床症状恶化,应予避免。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或急性心力衰竭时,持续服用原剂量β受体拮抗剂不仅不增加风险,且较减量或中断治疗者临床转归更好。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的病人,应根据病人的实际临床情况,在血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继续β受体拮抗剂治疗,以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4.正性肌力药
(1)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用于治疗心衰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研究证实地高辛(digoxin)可显著减轻轻中度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减少住院率,但对生存率无明显改变。
洋地黄类药物通过抑制Na+-K+-ATP酶发挥药理作用:①正性肌力作用:促进心肌细胞Ca2+-Na+交换,升高细胞内Ca2+浓度而增强心肌收缩力。而细胞内K+浓度降低,成为洋地黄中毒的重要原因。②电生理作用:一般治疗剂量下,洋地黄可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最为明显。当血钾过低时,更易发生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③迷走神经兴奋作用:作用于迷走神经传人纤维增加心脏压力感受器的敏感住,反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冲动,可对抗心衰时交感神经兴奋的不利影响,但尚不足以取代β受体拮抗剂的作用。④作用于肾小管细胞,减少钠的重吸收并抑制肾素分泌。
洋地黄制剂:地高辛是最常用且唯一经过安慰剂对照研究进行疗效评价的洋地黄制剂,常以每日0. 125mg起始并维持,70岁以上、肾功能损害或干重低的病人应予更小剂量(隔日0.125 mg)起始。毛花苷丙(lanatoside C,西地兰)、毒毛花苷K(strophanthin K)为快速起效的静脉注射用制剂,适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加重时。
洋地黄的临床应用:伴有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应用洋地黄的最佳指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陈旧性心肌梗死及高血压性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在利尿剂、ACEI/ARB和β受体拮抗剂治疗过程中仍持续有心衰症状的病人可考虑加用地高辛。但对代谢异常引起的高排血量心衰如贫血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心肌炎、心肌病等病因所致心衰,洋地黄治疗效果欠佳。肺源性心脏病常伴低氧血症,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均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慎用;应用其他可能抑制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或可能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的药物(如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剂)时须慎用或减量;存在流出道梗阻如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增加心肌收缩性可能使原有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更为加重,禁用洋地黄;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的肺水肿病人因增加右心室收缩功能可能加重肺水肿程度而禁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在未植入起搏器前禁用。对于液体潴留或低血压等心衰症状急性加重的病人,应首选静脉制剂,待病情稳定后再应用地高辛作为长期治疗策略之一。
洋地黄制剂应用过程中应警惕洋地黄中毒的发生。心肌缺血、缺氧及低血钾、低血镁、甲状腺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更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其最重要的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胃肠道表现如恶心、呕吐,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物模糊、黄视、绿视,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等则较少见。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对快速型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因易致心室颤动,一般禁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型心律失常者可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故不宜应用。
(2)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1)β受体兴奋剂: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是常用的静脉制剂,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前体,较小剂量[<2μg/(kg·min)]激动多巴胺受体,可降低外周阻力,扩张肾血管、冠脉和脑血管;中等剂量[2—5μg/(kg·min)]激动β1和β2受体,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特别是肾水动脉扩张,心率加快不明显,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大剂量[5—10μg/(kg·min)]则可兴奋α受体,出现缩血管作用,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多巴酚丁胺是多巴胺的衍生物,扩血管作用不如多巴胺明显,加快心率的效应也比多巴胺小。两者均只能短期静脉应用,在慢性心衰加重时起到帮助病人渡过难关的作用,连续用药超过72小时可能出现耐药,长期使用将增加死亡率。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包括米力农、氨力农等,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促进Ca2+通道膜蛋白磷酸化,Ca2+内流增加,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短期应用可改善心衰症状,但已有大规模前瞻性研究证明,长期应用米力农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死亡率增加,其他的相关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因此,仅对心脏术后急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难治性心力衰竭及心脏移植前的终末期心力衰竭的病人短期应用。
心衰病人的心肌处于血液或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过度或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将扩大能量的供需矛盾,加重心肌损害,增加死亡率。因此,在心衰治疗中不应以正性肌力药取代其他治疗用药。
5.伊伐布雷定(ivabradine) 选择性特异性窦房结If电流抑制剂,减慢窦性心律,延长舒张期,改善左心室功能及生活质量,对心脏内传导、心肌收缩或心室复极化无影响,且无β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或反跳现象。
6.扩血管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并不推荐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仅在伴有心绞痛或高血压的病人可考虑联合治疗,对存在心脏流出道或瓣膜狭窄的病人应禁用。
(三)非药物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部分心力衰竭病人存在房室、室间和(或)室内收缩不同步,进一步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CRT通过改善房室、室间和(或)室内收缩同步性增加心排量,可改善心衰症状、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并明显降低死亡率。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RT的I类适应症包括: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的窦性心律病人、NYHA分级Ⅱ一Ⅳ级、LVEF ≤35%、QRS波呈CLBBB图形、QRS间期>130毫秒。对于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起搏指征的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病人,无论NYHA分级如何,均推荐使用CRT,包括房颤病人。Ⅱa类适应症包括: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仍持续存在心力衰竭症状的窦性心律病人、NYHA分级Ⅱ一Ⅳ级、LVEF≤35%、QRS波呈非CLBBB图形、QRS间期>150毫秒。但部分病人对CRT治疗反应不佳,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是CRT有反应的最重要预测指标。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中至重度心衰病人逾半数死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性猝死,而ICD可用于LVEF≤35%,优化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NYHA仍为Ⅱ级或Ⅲ级病人的一级预防,也可用于HFrEF心脏停搏幸存者或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二级预防。
3. 左室辅助装置( left 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LVAD)适用于严重心脏事件后或准备行心脏移植术病人的短期过度治疗和急性心衰的辅助性治疗。LVAD的小型化、精密化、便携化已可实现,有望用于药物疗效不佳的心衰病人,成为心衰器械治疗的新手段。
4.心脏移植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最终治疗方法。但因其供体来源及排斥反应而难以广泛开展。
5.其他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对于一部分心衰病人,优化药物治疗仍难以奏效,而上述非药物治疗尚具有局限性。其他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如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经皮左心室室壁瘤减容术、心血管再生及基因治疗等,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能将为心衰治疗提供新方法。
(四)HFpEF的治疗
HFpEF治疗的原则与HFrEF有所差别,主要措施如下:
1.积极寻找并治疗基础病因 如治疗冠心病或主动脉瓣狭窄、有效控制血压等。
2.降低肺静脉压 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若肺淤血症状明显,可小剂量应用静脉扩张剂(硝酸盐制剂)减少静脉回流,但应避免过量致左心室充盈量和心排血量明显下降。
3.β受体阻滞剂 主要通过减慢心率使舒张期相对延长而改善舒张功能,同时降低高血压,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肌顺应性。因此其应用不同于收缩性心力衰竭,一般治疗目标为维持基础心率50—60次/分。
4.钙通道拮抗剂 降低心肌缃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早期充盈,减轻心肌肥厚,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尽管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但能通过减慢心率而改善舒张功能。
5.ACEI/ARB 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构,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6.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7.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第三节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AHF)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类型】
(一)临床分类
1.急性左心衰竭 急性发作或加重的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脏负荷加重,造成急性心排血量骤降、肺循环压力突然升高、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出现急性肺淤血、肺水肿并可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急性冠脉综合征、高血压急症、急性心瓣膜功能障碍、急性重症心肌炎、围生期心肌病和严重心律失常。
2.急性右心衰竭 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的前后负荷突然加重,引起右心排血量急剧减低的临床综合征,常由右心室梗死、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右心瓣膜病所致。
(二)严重程度分类
Killip分级适用于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Ⅰ级:无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Ⅱ级:有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肺部50%以下肺野湿性啰音,心脏第三心音奔马律。
Ⅲ级:严重的心力衰竭临床症状与体征。严重肺水肿,肺部50%以上肺野湿性啰音。
Ⅳ级:心源性休克。
【临床表现】
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常达30~50次/分,强迫坐位、面色灰白、发绀、大汗、烦躁,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状痰。极重者可因脑缺氧而致神志模糊。发病伊始可有一过性血压升高,病情如未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直至休克。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三心音奔马律,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心源性休克主要表现:持续性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持续30分钟以上,PCWP≥18mmHg,CI≤2.2L/(min·m2),伴组织低灌注状态,如皮肤湿冷、苍白和发绀,尿量显著减少,意识障碍,代谢性酸中毒。
胸部X线片显示:早期间质水肿时,上肺静脉充盈、肺门血管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肺水肿时表现为蝶形肺门;严重肺水肿时,为弥漫满肺的大片阴影。重症病人采用漂浮导管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随病情加重而增高,心脏指数则相反。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临床评估时应尽快明确:容量状态、循环灌注状态、急性心衰诱因及合并症情况。疑似病人可行BNP/NT-proBNP检测鉴别,阴性者几乎可排除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时的缺氧和严重呼吸困难是致命的威胁,必须尽快缓解。治疗目标:改善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避免复发,改善预后。
(一)一般处理
1.体位 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 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严重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持续加压(CPAP)或双水平气道正压( BiPAP)给氧,增加肺泡内压,既可加强气体交换,又可对抗组织液向肺泡内渗透。
3.救治准备 静脉通道开放,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4.出入量管理。
(二)药物治疗
1.镇静 吗啡3—5mg静脉注射不仅可以使病人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舒张小血管的功能而减轻心脏负荷。必要时每间隔15分钟重复1次,共2—3次。老年病人可减量或改为肌肉注射。
2.快速利尿 呋塞米20—40mg于2分钟内静脉注射,4小时后可重复1次。除利尿作用外,还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缓解。
3.氨茶碱 解除支气管痉挛,并有一定的增强心肌收缩、扩张外周血管作用。
4.洋地黄类药物 毛花苷丙静脉给药最适合用于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并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首剂0.4—0.8mg,2小时后可酌情续用0.2—0.4mg。
(三)血管活性药物
1.血管扩张剂 须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小剂量慢速给药并合用正性肌力药物。
(1)硝普钠:为动、静脉血管扩强剂,静脉注射后2—5分钟起效,起始剂量0.3μg/(kg.min)静脉滴注,根据血压逐步加量。因含有氰化物,用药时间不宜连续超过24小时。
(2)硝酸酯类:扩张小静脉,降低回心血量,使左室舒张末压及肺血管压降低,病人对本药的耐受量个体差异很大,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双硝酸异山梨醇酯。后者耐药性和血压、浓度稳定性优于硝酸甘油。
(3)α受体拮抗剂:选择性结合仪肾上腺受体,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并降低肺毛细血管压,减轻肺水肿,也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常用药物乌拉地尔(urapidil),扩张静脉的作用大于动脉,并能降低肾血管阻力,还可激活中枢5-羟色胺1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调节中枢交感神经冲动发放,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4)人重组脑钠肽(rhBNP):奈西立肽(nesiritide)扩张静脉和动脉,降低前、后负荷,并具有排钠、利尿、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扩张血管等作用,适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2.正性肌力药物
(1)β受体兴奋剂:小到中等剂量多巴胺可通过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而均有利于改善症状。但大剂量可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和肺动脉压而对病人有害。多巴酚丁胺起始剂量同多巴胺,根据尿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调整,应注意其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兼有正性肌力及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在扩血管利尿的基础上短时间应用米力农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左西孟旦(levosimendan):通过结合于心肌细胞上的肌钙蛋白C增强心肌收缩,并通过介导腺苷三磷酸敏感的钾通道,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顿抑心肌的功能,减轻缺血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适用于无显著低血压或低血压倾向的急性左心衰病人。
3.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对外周动脉有显著缩血管作用的药物,多用于正性肌力药无明显改善的心源性休克。收缩外周血管重分配血流但以增加左室后负荷为代价提高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灌注。
(四)非药物治疗
1.机械通气 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应用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者及心肺复苏病人。
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在高容量负荷且对利尿剂抵抗、低钠血症且出现相应临床症状、肾功能严重受损且药物不能控制时,可用于代谢废物和液体的滤除,维持体内稳态。
3.机械辅助循环支持装置 急性心衰经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可应用。
(1)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可用于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病人,有效改善心肌灌注,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增加心输出量。
(2) 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心脏不能维持全身灌注或者肺不能进行充分气体交换时提供体外心肺功能支持。急性心衰时可替代心脏功能,使心脏有充分的时间恢复,可作为心脏移植过渡治疗。
(3)可植入式电动左心室辅助泵Impella:在急性心衰时通过辅助心室泵血来维持外周灌注并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的损伤。常用于左心室,也有用于右心室的设备。可用于高危冠心病病人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五)病因治疗
应根据条件适时对诱因及基本病因进行治疗。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5-18 1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