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药治疗慢性痛风

摘要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及( 或) 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慢性期则为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关节肿胀畸形,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可导...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及( 或) 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慢性期则为关节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关节肿胀畸形,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可导致痛风性肾病。痛风属于“发旺”范畴,壮医病名是“隆芡”。笔者辩证用壮药治疗慢性痛风,取得较好疗效。

1 治疗方法

     ( 1) 阳证: 以清化湿毒,活血通络为主,方药: 宽筋藤20g、透骨消15g、忍冬藤20g、藤当归15g、两面针10g、车前草20g、徐长卿15g、铜钻15g,每日1 剂,水煎服; ( 2) 阴证: 除湿解毒,化瘀通络为主,方药: 倒水莲30g、阴阳莲10g、土茯苓30g、田七15g、过江龙10g、鸡血藤20g、伸筋草15g、飞龙掌血15g,每日1 剂,水煎服; ( 3) 虚证: 补虚解毒,通络止痛为主,方药: 牛大力30g、藤当归10g、血党15g、五加皮10g、透骨消10g、五指牛奶15g、鸡血藤20g、松节15g、藤杜仲10g,每日1 剂,水煎服。疗程两个月。

2 讨论

    根据壮医理论,隆芡( 痛风) 缘于患者于先天性谷道、水道功能失调。谷道运化功能减低,则湿浊内生; 水道失司,则湿浊排泄缓慢量少,以致湿浊内聚,加上内伤饮食,邪毒入侵,阻滞龙路、火路,使气血运行不畅,闭阻于筋骨肌肉关节而致。壮医辨证分型为阳证、阴证、虚证。治则是解毒补虚,通水道及龙路、火路。治法是阳证以清化湿毒,活血通络为主; 阴证以除湿解毒,化瘀通络为主。虚证以补虚解毒,通络止痛为主。

    本研究结果表明,辩证用壮药对痛风慢性期的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有较好的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与别嘌醇比较,其优势是降尿酸作用较缓和,在降尿酸过程中极少因尿酸转移而诱发急性发作,无不良反应。不足之处是起效较慢、对血尿酸长期高700 umol /L 作用较弱,汤剂不便携带。表明辨证用壮药治疗痛风慢性期安全有效,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但病例数尚少,观察时间尚短,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4-04-07 09:00:41)